一、大规模在线教育:机遇与挑战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现状:
2001年MIT首次免费公开1000门视频公开课程;2012年佐治亚理工等美国11所著名大学同Coursera公司合作,提供MOOCs;2011年起,教育部启动了国家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含义:
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平台;是远程教育和网络课程的深化和发展。
MOOC特征与功能:
以短视频(知识点)的方式呈现、支持自主、交互式学习的多媒体载体;提供教、学、考与管一体化的全新教育环境;专业制作、名师讲演、泛在获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适时适地、开放性学习功能。
MOOC意义与价值:
使个性化学习、终生学习、适时适地学习成为可能;使高等教育普及化、公平化成为可能;使全球不同人群共享优质资源成为可能。
MOOC带来的机遇:
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机遇(优质资源共享;解决现存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契机(实现一系列先进教学理念的载体;建立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深化大学功能等);是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全球化的机遇(人人都有机会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机遇(终生教育、适时教育成为可能)。
MOOC带来的挑战:
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一种挑战;对教育体制、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机制是一种挑战;对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一种挑战;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习惯甚至文化是一种挑战;对教学资源建设是一种挑战。
二、大规模在线教育中的教、学、管与建
(一)教
MOOC环境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许多方面“或许要”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地位”的变革,高等教育必须适应MOOC时代。
传统 |
MOOC |
以教师为中心 |
以学习者为中心 |
教学内容教师设计 |
教学内容多样、规范 |
教学过程教师控制 |
学生自我控制 |
时空统一下的“灌输” |
动态时空下的个性化“研讨” |
黑板+粉笔 |
综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
(二)学
“MOOC”环境使传统的混合、集体、统一拟定的“规矩式”学习将成为过去,迎接来的是以兴趣、发展、需求为动力的个性化学习。
传统 |
MOOC |
被动学习 |
主动学习(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检测) |
统一“格式化”学习 |
分散“个性化”学习 |
“规范化”的知识结构(无选择,知识渠道单一) |
“个性化”知识获取(有选择,知识渠道多样) |
结束式(接受)学习 |
无约束(自主)学习 |
“被动” |
“主动” |
(三)管
“MOOC”的运作模式正在从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必然引起一系列教育管理的深刻变革。
传统 |
MOOC |
以学校为管理单元(教育不公平的来源之一) |
以课程为单元的专业管理 |
集中、统一、同步的组织模式 |
支持分散、个性、异步自主学习活动的“辅导、探究与服务”模式 |
校域资源建设 |
校际资源建设(专业化、协同创新、持续建设、共享机制) |
(四)建
大规模在线教育“以最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引导,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教育质量为目标”。
资源变革 |
传统 |
MOOC |
表现形式 |
教材、黑板 |
已基本教学单元组成的学习序列(MOOCs) |
呈现形式 |
固化的自成体系的科目 |
碎片化组成的知识体 |
建设主体 |
个体建设 |
专业公司牵头,联合名校建设 |
评价方式 |
个体、组织(局部最优) |
大众、市场(整体最优) |
三、结语
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契机,是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大机遇。
实现大规模在线教育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既要着眼未来,也要立足现实;既要积极推动,扎实跟进,也不要一哄而起;既要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也不要丧失信心,无所作为;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任何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