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资源 - 教学经验 - 正文

管理学院张喆:授课经验交流总结

2014-11-04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大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师的课堂教学重在释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遭遇的难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宣传介绍学科专业领域内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方面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课程引入

课程引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讲叙有趣的故事、演示形象的直观材料、指出将学新知识的重要价值,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好的课程引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程引入阶段,我常使用以下方式:

1.复习引入:在讲新知识之前,先简要复习学过的相关知识。

2.作业引入:通过评讲以前的作业或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一些作业,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注意,以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3.目的引入:讲课前先把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说清楚,以争取学生的配合。

4.“游戏”引入:开始上课时,先组织学生做一个相关的游戏,再导入新课。

5.故事引入:讲一个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课题。

6.讨论引入:上课初始,组织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初步体会的基础上,再导入新课。

二、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应本着教师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的目的,让每一位学生因为有了学习责任,而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体。课堂组织意味着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课堂感受,让学生在参与和感受中收获知识。在课堂组织中,我觉得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多媒体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与文本信息相比,图片信息一般比较直观,抽象程度较低,阅读容易;声音可以向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吸引学习者,补充屏幕上显示的视觉信息;动画在传递教学信息方面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利用动画可以动态地模拟演示一些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使许多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由专门动画软件生成的动画文件难以表现真实物体和场景的运动,也没有同步声音,因此在应用中受到许多限制,影音兼备的视频文件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需要从这些要素的作用、特性出发,发挥各种媒体要素的长处,从多种媒体渠道向学生传递教育、教学信息。

2.穿插时事要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应努力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把教学中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使理论知识形象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通过热点材料的引用,引导学生关注时下社会,关注国际国内诸多复杂变化的现象,并通过对热点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时事要闻,加强时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即可以使课堂内容显得生动、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时间安排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有限,基本在35分钟左右。所以应该以35分钟为界限,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超过35分钟,可以增加游戏或视频、图片、动画,以调节学生的疲劳状态,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另外,课堂结束前的5-10分钟,学生基本无法听讲,不应该进行知识讲解,可以用于进行总结、讨论。

课堂时间有限,应合理组织安排,最好精确到每5分钟的内容,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4.经常回顾、总结

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用课件上课,其讲课速度不知不觉中就会加快;另一方面,课件中所展示的图像交替和表格更换等,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来不及反应”或根本不去反应,而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因此,应该适时的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课程逻辑顺序,加深记忆。

三、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通过作业来巩固并掌握,进而化为能力并取得进步。也就是说,作业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

我所教授的是管理类的课程,纯理论的作业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实现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巩固和消化新知识。因此需要将作业题目与实际联系,多运用一些开放性的主观问题,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总结和分析能力。另外,也需要做好反馈信息的收集,以便于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

最后,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