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同时也是民族的未来,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唯有时刻学习,才能有“容”,才能给学生不断的滋养;同时只有不断的总结工作,才能有教学方法上自己的“路”,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方法,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努力探索,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再探究,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特色的教师。
本人从2012年踏上讲台,到如今虽只有两年教龄,但已经深刻认识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良好教育方法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教育的前提。在要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培养自己的教学思路,就需要有意识总结教学经验,为日后真为一名学生尊敬的优秀教师打下基础。下面谈一谈我个人一些的体会:
一、教学积累
其一,在教学之前,要深刻解读教育政策法规,探索较好的教育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之后,就要在教学实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长项,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实践中思考理论的精髓。这就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且可以感受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懂得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其二,要熟悉教学内容,把自己懂得的知识艺术化地传授给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很好的引课,是教学的良好开端,这要求教师本人要把专业知识烂熟于心,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游刃有余,做到“三句话不离课堂”,总能以最简便的方式,将新的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三,教师要更进一步了解到,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本人素质的提高,不仅关乎教育事业发展,更关系教师本人幸福。优秀的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并且需要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追逐前沿学术动态,做到知识时刻更新。这样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同时,也是体会教学方法的良好途径,为更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口号落实到日常教学行为之中。
二、教学心得
其一,作为一名老师在专业上,一定要博览群书,但又要精益求精。这样就避免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以生动的语言和自己的理解更好地阐述知识本身。总之,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不仅课堂上,还有课外知识方面的水平。
其二,教学中要有一些心理学基础。课堂是一个平台,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能时刻把握学生的心态,这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质的影响。
其三,要充分的备课。要将课本讲“薄”,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将知识结构“梳理”完整,引领学生课堂思路,同时也要为他们日后自学知识内容做好基础。
其四,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以诚相待,推动师生心与心之间的沟通,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要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这样,只有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理世界,学生认可了教师本人,课堂上也会将注意力更加集中。
其五,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课堂上比较有效的互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领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把握课堂方向和动态,也为后续的课堂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良好教学的保障,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课堂效果的基础,真诚的师生交流才是事半功倍的法宝。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而教师的良好教育则是未来人才成长的坚定基石。教师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扩展专业视野,坚实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做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