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要不负这个使命,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过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和迷惑,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渠道,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使得胜任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称职教师必备的要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一、些许心得
课堂是舞台,教案是剧本,授课是艺术,教师是兼编、导、演而于一身。要希冀每一幕都精彩,教师就需要认真完成课前备课、课堂讲授、课后整固等环节。这里仅就课堂教学与青年教师从其可操作层面做个交流,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和启迪。
1.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薄、厚、薄”的理解、加工和提炼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
(1)通晓整合
①通过仔细研读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把握培养要求。围绕目标,依据要求进行教学。
②教学参考书籍以一本为主、多本为辅,先通读再精读,集各家之长,以内容主线链接知识点,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
(2)设计撰写
①教案是课堂教学按节(次)实施过程的具体方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案的内容包括: 教学目标、内容结构、难点、重点、教法选择、例题、板书或课件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课后作业或思考题等。教师要根据大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方式,把握要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给出解决的措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课程教案。
②依据教案的设计,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详细撰写出每个授课单元的讲稿。
③授课讲稿还要进一步提纲挈领地凝炼成讲课提纲,其目的就是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从讲稿(外存)转化为大脑中的记忆(内存),为教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的脱稿讲授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1)授课程式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一般可以将课堂讲授的过程分解为回顾、导入、展开和归纳四个阶段。
①回顾:有针对性地复习旧知识,目的在于激活原有知识,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②导入:通过设置疑问、变换角度、更改方式等方法,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知识。
③展开: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系统讲授新内容。通过剖析重点、分解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时刻保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④归纳:梳理提炼出课堂要点和精华,以利于学生巩固和把握所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内容的反思与升华。
(2)授课艺术
课堂讲授是融合语言、图文、体态和心理等诸要素的综合艺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充满激情,以生动的语言、洒脱的举止、流畅的讲解,使教学内容变得富有活力,调动着学生的兴趣,把课堂营造成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思维共鸣的舞台。激情感染学生,生动吸引学生,洒脱体现魅力,流畅蕴含自信。
①教态:教态是教师在课堂上外在神态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做到微笑中带有期望与鼓励,严肃中蕴含关爱与激励。
②语言:教师语言有它的独特魅力,课堂语言的合理运用,是教师授课艺术的集中表现,课堂语言要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幽默而富有启发,语调、语速恰当,逻辑严密而环环相扣。
③体态:身姿端正、恰当的手势和身体语言用以辅助讲授、调控课堂和情感沟通。
④板书:板书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是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强调和补充说明。板书要遵循准确规范、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合理和时机得当的要求。布局与书写内容要在教案中提前设计好,先书后讲,同时也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缓冲余地。
⑤提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与质疑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互动交流,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3.课后整固
课后整固包括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反思修正。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
二、点滴经验
1.做到亦师亦友
教师既要热爱关心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尽量做到对学生严爱结合,与学生亦师亦友。“亲其师、信其道”,有爱的链接,才有严的承载,只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去听你的道理,接受你的教育,你的教学才会富有成效。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精力不集中的行为,比如看小说或玩手机、说话或睡觉等。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简单粗暴只会造成师生的对立和不信任,而从关爱的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方法,把问题化解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
2.做好三个结合
(1)传道与授业的结合
学生在学校学习,不仅是在科学知识上要学有所获,更是要在世界观和立身做人上学有所获。教师在传授好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既教好书又育好人。
(2)黑板与多媒体的结合
课程教学是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手段,还是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虽然没有严格的划分定论,但肯定存在有些课程或内容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而有些采用黑板加粉笔会对学生更加有效。两种教学手段各有其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下功夫、花心思,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在课程中要采用哪种手段或如何有效的将它们结合使用。
例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有所保留,不能做成教材电子版的PPT。应该把一些不便板书的内容作进去(如图表、动画、视频、声音等),而对一些关键公式的推导、概念的解释、必要的例题等留给教师在课堂上以板书方式去讲解,去发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消化。
(3)教学与教改科研相结合
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水平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称职或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教书育人,而且还应当是出色的研究者,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搞好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三、感悟寄语
1.感悟
作为从教近四十年的教师,最深切的感受是:教师是平凡的,激扬于讲台,最大的愿望是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是光荣的,耕耘在校园,最大的骄傲是学生事有所成”。尽管时间已经“凝在桃李结成露,飘上青丝积作霜”,但却“尽赏桃李千万朵,纷扬花香怡山河”。
2.寄语
要成为一个称职或优秀的教师,其首要前提是要在工作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心。有了认同感和责任心,才会有热情和精力的投入,才能钟情教学;只有钟情于教学,才能享受教学,而享受教学就是享受充满期待的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辛勤的园丁期待着自己栽培的树木生长繁茂、果实丰硕一般。
【作者简介】
龙熙华,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1976年到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任教至今,长期从事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曾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08年获得第四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