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心得
计算机学院罗香玉
2015年11月至12月期间,我参加了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精心组织的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活动。值此总结之时,我想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起及组织此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表达最由衷的敬意。通过此次培训活动,我在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上均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升。
此次培训活动包括观摩和试讲两个主要环节。起初收到培训通知时,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例行任务对待。因为无论观摩还是试讲,我都已有过类似经历,没有太多新鲜感。但是,随着后续各项活动的逐步展开,我的心理很快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应付培训,而是充满热情的主动投入,甚至还乐在其中。因为我发现此次活动并非是以往培训活动的重复,而是特色鲜明。比如,从观摩活动的讲者到试讲活动的评委,不少都是省级教学名师。可以说,我有了真正和名师面对面切磋的机会。我相信这些名师所带给我的熏陶和影响一定会在我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显现它的重要价值。
一、主要收获总结
此次培训活动带给我的收获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参与方,二者的良好互动对教学活动的成功完成至关重要。很难想象,在糟糕的师生关系中,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目标。
然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并非老师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就能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老师一味的讨好和纵容学生,那样只能破坏教学活动的成功完成并最终损害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基础,并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桥梁。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打造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是我们赢得学生尊重的前提。而尊重又是一切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我们还要在品行上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自身的人格魅力。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艺术的处理和学生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只有上述各方面做到位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形成,并最终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2)将自身的科研体会同学生接受程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来说,我们一般具有博士学位且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因此,把自身的科研体会融进课堂知识的讲解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关注本科生的接受程度,充分考虑他们的知识基础,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否则,不仅无法改善教学效果,还可能影响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
(3)在授课的具体操作上一定要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大学的课堂进度一般比较紧,要在非常有限的学时内教给学生一门课程的内容。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知识,并能基于掌握的知识促进其它部分知识的学习。另外,老师做到重点和难点突出,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良好熏陶,让他们在日后工作中变得更加有条理,并表现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4)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专业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大,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工程实践案例,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也要通过工程实践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理论的强大之处,增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5)教学中承担育人的义务。对专任教师来说,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是基本义务,大多数专任教师也切切实实为此付出了努力,比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承担育人义务,却往往容易被忽略。我们一定要谨记教书和育人的光荣使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自身欠缺分析
此次培训活动让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如下不足:
(1)声音和体态语言方面。某种意义上,课堂就是舞台,而讲课就是演出。不仅内容很重要,传达的形式也很重要,作为主角的教师要尽可能体现一种美感,比如,悦耳洪亮的声音、可亲的笑容、大方优美的仪态等。我在这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2)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方,学生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影响显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能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我在激发学生主动性方面还存在不足。
(3)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方面。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不应该只是省却老师写板书的体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方面我还要不断提高。
三、今后努力方向
此次培训活动,我领略了名师授课的风采,切实感受到名师课堂的吸引力。这种切身的体会,将激励我不断前进,终有一天,我也要像名师们那样,为一届届学生奉上知识的盛宴并让学生陶醉其中。此次活动,我得到了名师面对面的传授,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主要不足,将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克服缺陷,日臻完善。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要从每一堂课做起,把培训所得运用于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