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来到西安科技大学电控学院作为一名教师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的工作、生活让我感慨良多,尤其是参加了学校安排的新进教师专项培训,我认为这是我教师生涯真正的起点,从这里开始了我的事业、生活和追求。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在思想认识方面、业务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进步,同时我也体会到培训对所有即将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培训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也使得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
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这一事业的承担者就是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培训前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认为教师只要教好书就行了。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生活中关心了解爱护学生。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做好一名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言教不如身教。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使得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做好教书这一项基本工作之外,我将深入的了解和关爱学生,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二、大学教师言论自由须有度
80年代的人是追求自由的人,是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年轻人。以前我总认为,“言论自由”是一个人在任何场所、任何情形下基本的权利,通过培训和我的思考,我认为,大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大学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言论自由需要一个度的控制。2015 年 1 月 29 日,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高校教师“言论自由”有度,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国家建设的栋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意识对学生的“社会认知”、“国家认知”、“群体认知”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教师如同园丁,他灌溉、养护“花朵”的“知识之泉”如同染色剂一样,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明显的烙印,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一旦肆意传播,“暴力”的种子会在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所以说,高校教师“言论”须要上个“紧箍咒”,须要加把“安全锁”。
三、专注学习教学技能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老师都强调了必须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课堂教学;在谈到面对困难怎样克服的问题上,提出了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这次培训中,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四、教学是一门艺术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五、大学教师应与时俱进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不断开拓进取,脚踏实地,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热情,良好的师德,进取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次培训活动已经把我领进了教育教学的神圣殿堂,对教师来说,成长最重要的是以终身学习为途径的自我培训,我将用自己扎扎实实地教学探索和实践,做个不断进步,永不停步的阳光教师,做个无愧于“老师”这个神圣称谓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