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院 耿广坡
2016-2017年的第一学期,作为一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我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新进教师教学专项培训。本次培训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培训内容涵盖教学基本技能专项讲座、观摩教学、教学试讲等方面,特别贴合教学实践,我从中收获良多。
在教学基本技能专项讲座中,西北大学赖绍聪教授为我们做了《如何做好课程教学设计》的报告,从教学内涵、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四个方面详细做了讲解。此次讲座我印象最深的是,赖教授展示的如何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我想这样精心设计的背后,除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还离不开教师自己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分融入和感悟。PPT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常用工具,但能做出令人赞叹的效果却并非易事,河南师范大学的卜彩丽老师用她的经验告诉我们,生动、形象的PPT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用对了素材和技巧,其实可以事半功倍。
观摩教学是走向讲台的第一步。此次培训,我先后观摩了三位教学名师的授课。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选择的三位老师的课程都不是我熟悉的专业,有些甚至从未听说过,但是他们授课的经验、技巧和状态,针对某一问题与学生所展开的互动模式等都让我留下了深刻记忆,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教学试讲就是把学到的教学技能付诸实践。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试讲前的一段时间,我就着手设计试讲的内容,并在底下反复练习,加上本学期有助课的一些锻炼,自认为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但真正开始讲课的时候,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听课的各位专家对我的试讲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增加更多的示例来辅助说明问题,讲课的语速要适中、不要过快。在其他同事试讲时,我也对比与他们的不足,努力取长补短,积累扎实的教学经验。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相信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自己的业务能力将会进一步的提高,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启迪学生智慧,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发掘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并将其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外,更需要立德树人,潜移默化,以自身言行影响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尊重。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里,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可能不如学生,因此要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无疑还需要锻炼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对教学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备学生”的工作。我们除了应当对自己所讲授的教材做到十分熟悉,还应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当依据学生的反馈、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来进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另外,除了站在教师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准备,我们也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现有水平、课程准备情况和信息接受能力,了解学生让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三、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可能也是羁绊。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接受新知识,也会暂时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和教学能力的下降。毫无疑问,解决这样的困境需要不断追踪学科前沿动态,这就是高校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身份: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是可以为教学服务的,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成果可以反哺教学,而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可能会引出新的科学问题,这有助于科研的良性发展。
教师是一个普通但却不平凡的职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明白在未来的日子里,困难和挑战总会不期而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要从点滴做起,不断学习探究,不断提升教学本领和科研能力,打好根基,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关心学校发展,关爱学生成长,做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