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资源 - 教学经验 - 正文

【从教体验报告】计算机学院张蕴:用心去对待教学这件事

2017-06-30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感悟从入职我校这两年多的时间以来,我的大学从教体验。我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感想和从教这几年来的一些心得体会来跟大家分享。从我自身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感悟角度来讲,准备了这样几个话题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  

一、师德为先,学做一名好老师  

我们国家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自古以来,对于教师的形容和赞美有很多,把我们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做一名好老师是一辈子的修行。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这也是教师师德最为崇高的境界。  

我国现在有300万乡村教师,他们有些在大山深处,有的在偏僻的荒岭。每每看到他们,我都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住在繁华的大都市,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所以我时刻都会提醒自己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的工作。  

敬业是为人之本分,也是为师之本分。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敬业二字更是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敬业,否则就是误人子弟。因为在大学校园这个追赶太阳的特殊氛围中,容不得半点懈怠。我们只争朝夕,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践着这些师道精髓,不断的成就着别人,陶冶着自己,积累着经历,收获着成长。  

二、用心教学,上好每一堂课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本分,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搞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因此,如果必须取舍的话,科研课题可以稍放一放,每一节课都必须上好。我所在的学院是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学院,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大家可能知道,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老师难讲,学生难懂,是所有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面对的一大难题。下面我就几个方面来具体谈一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感受。  

1.教案的重要性  

如今,在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书写教案可以有多种形式,而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仍然还是选择手写教案,在这里并不是非要倡导大家必须手写教案,而是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说,这种方式还是很有优势。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有时候你看多少遍,都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印象深刻,而手写教案的过程,正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深刻记忆和理解的过程,手写一遍教案,基本上对内容可以完全掌握,而且在讲课的时候,你的教案会在你的脑子里,而不用去对着教材和PPT课件去照本宣科。  

2.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一般都枯燥无趣,生硬难懂,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自发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呢?教师可以灵活创设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教和学都生动有趣。比如,生活情境法的应用。举个例子,我在讲C语言程序设计当中一维数组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学生刚开始可能完全没有概念,什么是数组,那我就先给学生举个例子,拿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抽屉比作数组,通过对比抽屉和数组的一些相似之处,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数组的概念。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想一些办法,只要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教学方法。  

3.科学的学法指导,适当的激励机制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兴趣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的当代大学生,他们聪明有余,而耐力不足,一般在课堂上坐了十几分钟也许就不耐烦了,所以我们除了要活跃课堂气氛,创设高效课堂外,还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引导他们长期的坚持学习,并且乐在其中。比如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并且鼓励大家回答,并且承诺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在成绩册上进行记录并增加一些平时分,在上每节实训课时,我都给他们布置今日上机任务,一般都有56条,按顺序完成,显示在幻灯片上,完成的同学可以在成绩册上进行记录并增加上机实践分,以这种方式,许多学生都积极完成,你追我赶,相互交流,下课时完不成的,纷纷拿出手机进行拍照,准备课后完成。因为我们教的学生,决大多数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这门课上取得更高的成绩,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被这种方式所激励,所以我认为这就达到了教学效果。  

三、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现代的教学理念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标题是这样的:矿大学神爆红网络,宿舍自办课堂帮同学备考。图片上的这个学生叫薛道路,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电气专业201121班学生,他在宿舍开班给同学上课:“自制讲义,自己出题,自己备课,一学期的课程一周讲完包过。”他的同学这样评价他:“薛道路讲的课通俗易懂,原本晦涩的专业知识,经他一说就很快弄懂,最神的是,他说哪些是重点,考试时一看,八九不离十。”薛道路的辅导员说:“薛道路不光是给大家划重点、押考题,他为大家将整个专业课的重难点进行集中梳理,不仅帮大家应对考试,实际上也巩固了学到的知识。”  

看了这个案例,作为教师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反思:为何教师一学期的课程学生可以一周内完成,他完成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应有的教学吗?  

那么这个案例,可以说给我们每一位大学老师敲了警钟,也就是说,可能一些传统的教学思维和理念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了。

大学教学(无论在何种类型的大学中)基本上都是以一本教材为中心来组织的,是“一本书(教材)”的大学,是知识(书本知识)至上的大学。教材虽然是经典,但惟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则只能向学生展示有限的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要求向学生展示无限的可能,要让学生自主地实现个性化发展。

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或者改善这种教学的状态,就只有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也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转变传统形式的师生角色

传统的师生角色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是权威,学生:只能掌握教材知识,学习经历有限,而理想的现代的师生角色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与主要参与者,而是学生行动和实践的辅助者与合作者。学生:自主的行动者和实践者,在自主的行动与实践中获得能力(技术、方法)、态度、精神、信念的全面提升。  

2.转变传统的教学活动

有一些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有同感,到了大学课堂,把所有问题都讲清楚的老师并不是好老师,也就是说以教师教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老师的“讲”虽然依然重要,但仅仅“会讲”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我认为: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凡是学生看的到、看的懂的,老师就不应该在课堂中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反复地“讲重点、讲难点”,应在教学中提供新的、有启发性和吸引性的材料和案例。

3.给学生留下思考、联想、创新的机会

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要多提问题,多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技巧。思维方法和思维技巧要超越于任何一门课程而又寓于每一门课程之中,所以启发式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时机与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借题发挥,点到为止,自然的引导学生去领悟,开放思维,锻炼动态思维和整体思维。所以我在我的课堂上,在讲授课程的同时,经常给学生留一些小问题当堂让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学生大多都能够配合,至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开小差的学生回到课堂上来。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多一些创新思考性的题目,而不是单纯的课后习题,这样也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这门课,教学效果会更好。

4.适当的翻转课堂,让学生拿取学习的主动权

举个例子来说,我这学期给大三的我们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带“软件项目管理”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当中少有的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这种课讲起来可能会非常枯燥,学生也不愿意听,那么我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就是理论结合大量的实例去讲,并且基本上每讲一节理论课,就配合一节实践课,也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案例让他们去分组研究和讨论,讨论结束后翻转课堂,让学生上台来讲,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我做点评。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担心这种方式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这种方法学生很喜欢,并且真正的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每次讨论课都非常积极的讨论,因为我采取了激励机制,会给上台讲的小组以适当奖励,所以他们每次都争先恐后的上来讲,并且讨论的时候非常认真,而且也影响到每节理论课听的效果也很好,因为他们会觉得如果不好好听、听不懂的话就没法讨论,也就不能上台去讲,所以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我认为远远超过了我预想的结果。我觉得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鲜活的案例。

四、调整心态,良好的进行时间管理

我们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尽管不需要像政府、企业部门朝九晚五上班,时间的支配大多较为自由,表面上令人羡慕,实际上我们受到来自科研、课题、晋升以及经济收入上的多重压力。自由支配时间主要用于科研和教学准备,这客观上挤压了我们高校教师的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不固定,心理压力较大,日常生活质量反而较为低下。这是我们现如今大多数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

青年教师的成长都要经历三个时期,其实任何一个行业人员的成长都要经历这三个时期: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但是往往我们经常会在最开始的适应期败下阵来,那么怎么去度过这段最开始也是最难的时光,我总结了这样两个方法:

1.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和工作

时间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资源,时间管理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高校教师群体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且较为灵活,因此高校教师能否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利用,会较大程度上地影响到我们身心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2.调整心态,避免走极端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 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样才会获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带来事业上的成就和生活上的美满幸福。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怀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也就避免了极端想法的产生。

五、不断提升,做有品位的大学老师

品位,它是生活的本质和内涵,一个有品位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习惯、高雅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1.注重“颜值”的修养

这里的颜值并不是社会上所说的美貌,我这里所讲的颜值,是教师要注意形象魅力修养。形象仪表是一个教师的外在表现,是给学生的一种最直观、最具体、影响最直接的形象,教师的仪表每天都处在学生的评价、监督和效仿之中,仪表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因此,教师要根据职业特点、习惯和性格特征加强仪表形象的设计与修饰,做到端庄、潇洒、大方,给学生以整洁、利落、舒适、匀称的感觉,体现出一种和谐美、整齐美。教师端庄的仪表是内在形象的外化,对学生学习、生活都会起到很重要的示范、影响作用。

2.注重“言值”的修养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语言上要求我们教师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情绪合理等,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手段。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形象魅力的修养。平时处处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爱,收获的是那一份份爱的果实,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让我们用心去对待教学这件事,用心去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