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华中农大校长李召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2023-10-12

南湖环抱的狮子山下,华中农业大学迎来了2023年毕业巡游。为了这场盛会,校长李召虎专门考取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这是他第一次驾驶拖拉机参加巡游欢送毕业生。长长的巡游队伍,洋溢着隆重、喜庆和不舍的情绪。热闹的人群中,退休老教授用历经沧桑的手举起相机,记录着年轻而澎湃的心。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那些青春身影,在雨中高高举起的“勤读力耕”。

“不要轻易说年轻人不行。”时光飞逝,尽管代际间的鸿沟客观存在,但李召虎对年轻人的肯定和包容总是溢于言表。他鼓励那些在华中农大校园,在晚霞拂照的山野间热烈奔跑,在任何一个角落认真学习、生活的学子们,能够直面人生的起落和悲喜。厚望中,有点拨,也有温情。作为一名农科人,回看曾遭遇过饥荒、渴望吃饱穿暖、用收音机听女排比赛的年代,他希望大家不要片面地拿今昔做对比,要能够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勇敢地“立己达人”。

一、“对农业的发展,不必过于焦虑”

《教育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的占比有所下降,社会对农业的认知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李召虎:首先,我不认同社会发展了,农业在整体产业中的占比下降,农业就不重要了。任何一个强国的基础都是农业,我国现代化的难点、痛点仍然在农村。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众对农业的认识还不全面,这是不可否认的。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很难体会到饿肚子的感觉了,因为大家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国人的平均体重、身高在不断增加,但由于营养等原因,超重、肥胖的比例也在增加。当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忧患意识还远远不够,和平年代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所以,农业重要与否,不能拿比重来衡量。2021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05%,这个16.05%关乎100%,对于我们这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明白,农业的发展一直支撑着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

我常看到网上有人抱怨,水果没味、猪肉不香,种地不像过去那样使用农家肥,市面上到处都是“科技与狠活”。很多人追忆留恋几十年前山清水秀、不吵不闹的日子。而事实上,正是因为今天有了物质保障作为基础,人们才有了更多美好愿望。全人类不可能抛弃当下的发展,回到小农时代,如果把今天的汽车换成自行车,谁也不愿意。实践也证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保护蓝天碧水净土是内在统一的。

所以,当我们讲述美好愿望时,既不能抛弃过去的历史现实,也不能否定今天的成就。我国属于资源约束型国家,农业资源并不充裕。科技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殷实,粮食安全有保障,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都很丰富,我们也在努力提升口感,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教育家》:在社会对农业的整体认知观念下,有学者提出,目前农业人才已到了非常匮乏的阶段,您觉得这种现象存在吗?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李召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第一志愿选择涉农专业的学生比例相对偏低。同类型专业中,农科院校的招生分数也相对偏低,这两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将之简单地理解为,这是因为年轻人对农业行业不信任所导致的结果,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连锁反应。从高中步入大学阶段的年轻人有一定的特点,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他们会更加向往高科技所代表的现代领域,比如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农业的部分要素,如衣食住行等他们每天都在接触,缺乏新鲜感;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活存在差异,城市生活更加多彩。毕竟他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向往更加便捷、美好的城市生活。我觉得这是人的本能,不用太担忧。

华中农大每年招收的本科生约4800人,都是各省市排名前10%左右的考生,从数据上看,是很优秀的。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有位父亲和他的孩子一起穿上了学士服,这位父亲是华中农大84级的校友,他孩子填报的就是他曾经的专业。看到他们我很动容,我相信愿意报考农科的学生以及农科的优秀人才还是有的,这一点我不太担心。

另外,我认为学习和工作有一个过渡期,有些观点我也不太赞成,比如说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产业需求等。年轻人的成长始终要有更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学会某一项技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能从事某一个行业、某一类职业,那他个人的未来是什么?况且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人类要发展,一定要受到充分的教育。华中农大1978—1985年的校长陈华癸院士当时写了一段教育思想:“高等专业教育不可能提供学生一生需要的猎物,而是提供学生一支猎枪和使用猎枪的方法,而即使是猎枪及其使用方法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

二、“不要轻易说年轻人不行”

《教育家》:随着时代的发展,您认为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有哪些不同?面对这些不同,我们的教育需要做哪些思考?

李召虎:人类的知识在无穷无尽中高速积累,一个学生在校学习四年或更长时间,我们想把所有知识和技能都教给学生,这是不可能的。大学首先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与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现在的学生,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时代。他们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远远超过我们。确实因为时代不一样,所以感受不一样,他们对于吃苦的理解肯定也不一样。我们认识的苦是吃不饱穿不暖,他们认识的苦也许只是没车开,我们那个年代如果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已经相当幸福了。现在有的学生在坚韧度和忍受力上,确实相对弱一点。人总是要在困难当中,有所经历才能获得成长。华中农大的前任校长邓秀新院士有句话叫“逆境促品质”。我相信,我们和年轻人在做人的基本素养和情怀价值上有相同的追求,在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面前,他们也能勇敢地站出来。有些人总爱说年轻人“躺平”,我一直不认可这一点。

所以,不要轻易说年轻人不行,我认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积极向上,而且他们具备的东西是我们当年不具备的,这是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根本上是为了人的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学生当志愿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一句也没抱怨过。关键时刻,他们能挺膺担当。我始终认为他们这一代是充满希望的。

《教育家》:年轻人就是希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根据您提到的这些变化,您认为新农科要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哪些需要加强和突破?

李召虎:针对人才培养,我认为新农科建设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个是情怀,另一个是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的学生离真正的农业场景相对远一点,我们的学生75%以上来自城镇,在入校之前,他们没有接触过种地、养殖,对农业没有感性的认识。部分年轻老师,也缺乏农事经历。但不管农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对它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新农科再怎么变,这一点不能变。这几年,我们学校每年组织水产专业学生在鱼塘里举行摸鱼大赛,一边玩一边接受教育。只有通过这些接触,他们对行业才能有一定的认知。人和行业需要交流,就像人与人之间想要建立感情,没有交流是不行的。人和自然没有交流,无法促成和谐的关系,人和万物没有交流,就无法确证自己的存在。我小时候天天放马、放羊,放学后书包一扔,跑出去几公里找马,为的是能骑着马回来。为了骑马,我使劲和它们相处,对它们好。

所以,在现有条件下,要尽量让学生把整个生产环节都做一遍。比如我校园艺专业,学生要从头至尾亲自经历西红柿等作物的种植过程,再去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和农业有了更深的交流,因此,耕读实践教育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农业的业态在变,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就要不断创新。农业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从如何吃饱穿暖已经延伸到如何营养健康,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个变化。

针对这些变化,总体而言,我们要做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要系统梳理培养方案,并具有一定的高阶性和先进性,需要解放思想,改变专业固化、学科固化、人才培养固化,甚至利益固化、权威固化、价值固化的现状,想要突破这些不容易,需要很多人为之努力。第二,培养内容要不断更新,我们的课程体系,比如智慧农业专业板块中,大量增加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现代装备等教学内容。第三,培养条件和能力要随之加强。比如实验平台、教学条件、师资结构,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完成新农科的教学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

三、“可人类不就是要追求发展吗?”

《教育家》: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59.6%,您认为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我国的高校乃至社会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思考?

李召虎:大学不是一个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机构,它已经与社会深深地融合到了一起,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过去,高等教育因为办学规模小,学生毕业后不会担心没有工作。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势必要面对“学历贬值”等问题,这是社会不断进步所要面临的烦恼,和我们每个人成长中要面临的烦恼是一样的。可人类不就是要追求发展吗?现在大家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要改变“学历贬值”的现象,就要改变我们的用人标准,学历高低已经不宜成为衡量岗位适配的标准。全民受教育时长,是衡量强国的一个指标。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不是吃穿用越来越奢侈,不是10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了200平方米,而是人类本身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发展和提升。没有精神层面的进步,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进步。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或许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高等教育一定要改变这种思想。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教育的目标还存在太短视的现象,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是要去激发人的热情,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家》:在华中农大的校训中,“勤读力耕”这四个字非常能展现农科人的成才道路。您曾经在华中农大的开学典礼上对同学们讲,要“沉得下心、浮得上来、变得了道”,可否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

李召虎:如何才能变得了道?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敢于挑战新生事物的能力,关乎勇气和毅力。想要拥有改变未来的可能性,需要综合素质作为基底,不是某一方面能力强就能达成改变的结果。

我们有名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考研却选择了神经医学。大家很好奇,是什么促成了她的转变。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有一天,她在马路上碰到一名陌生人,重复问她同一个问题,后来她明白过来,原来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但他看起来明明那么年轻。第二次,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作为志愿者去学校食堂附近取核酸样本时,总是碰到一些老人,这些老人每天都会重复问她食堂在哪里。这两件事情深深刺痛了她,讲到这里,她自己也哭了,后来经过了解,她发现这个世界上有5700多万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她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所以她开始学医,最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这名学生的成长故事让我很感动,这种“变道”,需有情怀、勇气和胆量,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认为要促成这种改变,靠的是教育最基本的东西,一个是追求,一个是综合素质“底盘”足够坚实。另外,我们也能看到,农业领域的很多战略科学家或领军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有一番成就,是因为始终怀有家国情怀,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坚守一线,持之以恒。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前沿知识、加强能力素质储备,坚持不懈奋斗,年轻人一定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未来。

来源:《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