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季夏,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牙象村迎来了一批“青年农夫”。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晨光熹微时便荷锄提水,在田间地头耕耘不辍……他们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在此参加第三期“耕读研学”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从学校走进乡村访农情,从教室走向田野习农事,在耕、读、研、学中聆听大地的脉搏,感受泥土的智慧。
一、体验农耕文化 在亲近自然中汲取学问
在牙象村度过的一周时间里,劳动实践、“三农”讲座、入户调研、小组讨论、团建活动交替进行,同学们沉浸在丰富的活动中,收获“一篮子”的获得感。每天清晨、傍晚,同学们有3个小时躬耕陇亩的劳作时刻——他们在农技师的指导下把玉米等种子埋进土壤,加以悉心照料,并收割已成熟的农作物……
21级班长牟晓薇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在城市长大,从未下过田,刚面对陌生的农活时感到吃力,然而几天下来,她对种植庄稼的“套路”已大致了解——“我们先把地里的杂草、坏掉的农作物清理干净,再依据农作物习性进行松土、起垄、施肥、播种、盖土和浇水等。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磨炼了意志与毅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时值雨季,同学们要面对雨露沾衣、泥土湿鞋,此外,田里“不听指挥”的生物也带来了不少困扰。何渊同学坦言,“拔烂梗的活儿并不困难,难的是带出来的红蚂蚁给我造成的疼痛,它们在我的脚背立下‘赫赫战功’。”
邱锡平同学表示,通过实践,她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酸与欢喜,提升了人文素养。“提醒着我要跳出课本、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感受基层群众所感受,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
“立大志,做大事”是中大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对学子的希冀嘱托,此次实践也坚定了部分人扎根农村基层的发展志向。关自劼同学出生于农村,少时随当农民的祖父母生活,在此次实践中因表现亮眼被大家称作“劳模”。“通过亲身实践,我们倍感粮食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农民的淳朴和善意,以及农村社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感悟到农村基层工作充满机遇与挑战,为我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他看来,劳动教育让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他立志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农技师的高度认可:“对于首次务农的大学生来说,做成这样相当不错,基本不需要我们重做了。”乔雨轩同学满怀期待地说,“相信我们种的番薯苗能成活,被下一批同学收割。”
二、开展社会调研 阅读乡村田野的“无字之书”
“今年收成怎么样?收入有没有增长?花销大吗?”在农闲之时,同学们来到农家与村民“把‘茶’话桑麻”。在拉家常过程中,了解其家庭结构、务农务工、收入支出、文化教育、消费娱乐等各方面情况。
“农村研究与社会调研”“村委座谈及走访”是耕读研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牙象村作为经过整治焕发新颜的美丽乡村,为同学们调研农村、链接基层提供了窗口。
“同学们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哲学虽作为纯理论学科,也不能离开社会实践,学习更不能忘记如何真正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生活。”在入户调研前,带队老师、“三农”问题专家吴重庆教授带来了专题讲座,介绍社会调研方法,指导学生明确调研目标、制定访谈提纲,鼓励他们加强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农业现状,以及论述劳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考虑到当地讲茂名方言,分组时每组都安排了会粤语的同学和老师各一名。同学们在调研时,充分运用所学人文社科知识,并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为日后思考、研究抽象问题积累素材和思路。李锦添同学认为,“这次下乡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也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从最终的调研报告看,同学们多角度描摹了岭南乡村的形态——田晖将目光聚焦于旅游经济转型和新农村建设;温佳瑜比较分析农户收支的现状、趋势和未来风险,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梁靖凯探讨了在县域城乡流动中在村青年和县城青年的不同选择以及相关的家庭结构问题,研究了粤西地区“拜神”和“年例”的地方传统……
吴重庆教授在指导实践时指出,新时代的哲学人才只读圣贤书是不够的,还要面对不同的人群和社会情景,努力去捕捉常情常理,体会合情合理之事,最终通情达理。要在田野这一人文养成的训练场所中,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和感受,带动进入常情、常理、常人的研究,真正培养人文素养。
三、重塑育人模式 培养五育融合拔尖人才
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哲学如何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拔尖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大哲学系作出了探索与实践。据了解,该系以劳育切入,自2021年起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为本科生必修课,结合哲学学科优势与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精心设计“耕读研学”课程体系。
“耕”指在农业基地参与农业种植、采摘、分装等耕作任务,开展一定的社区义务劳动等;“读”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弘扬积极劳动价值观的经典文献;“研”指在乡村基层开展考察调研,通过了解乡村的人情风貌、国情社情,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学”指认真学习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价值观。
劳动教育主要组织实施负责人、哲学系党委副书记王莉婧谈道,该系劳动课程致力于将“耕读研学”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农耕劳动实践、劳动经典研读、农村社会调研等多维度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中大哲学系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以耕读研学为理念,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该系主任张伟教授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亲历劳动树立正确价值观、收获理论知识、强健体魄,同时知晓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将五育内生融合、同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张伟介绍说,在“耕读研学”的体系中,学生要触及自然、经典、社会、理论等不同维度,并由此获得不同身心智慧的涵养育化。在自然中感受美,在经典中学习知识和精神价值,在调研中了解社会,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在与他人的相处和实践中克服自我的封闭性,这些都对塑造学生整全人格具有积极正面的价值。
“对生活经验的真切感受,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具有反思和构建意义,是思想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耕读研学’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了哲学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劳动。将教学带到基层、劳动现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知行合一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拔尖人才综合素养。”张伟告诉记者。
其中,怎样带领学生理解社会、理解时代,是该系格外关注的问题。“中大哲学系有较长的田野调查传统,同学们‘耕读研学’的地方包含8条自然行政村,在这样的天然条件下,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乡村振兴、‘三农’问题,更深刻地体会农耕文明,并在劳动中感受‘泥土的智慧’。”张伟提出,希望同学们在课程中学会亲近、感受自然;学会尊重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把耕读经验带回去,学会热爱生活。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