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文化等优势,深度参与其中,为摆脱贫困,贡献了有目共睹的力量和智慧。就高校职能而言,服务社会一方面彰显高等教育的价值,另一方面对于高校事业发展来讲,也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遇。从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高校需要更大的格局、更大的担当和更大的气魄。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战略规划主动描绘“乡村图卷”。2020年不仅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各高校“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高校在先前的发展规划中,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助力脱贫攻坚的议题纳入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服务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中,高校在制定各类战略发展规划时要通盘谋划、统筹兼顾、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找准切入点,描绘好乡村振兴的蓝图。高校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寻找“契合点”,树立“一盘棋”“一张图”的理念,使其充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抢抓这一机遇,有利于优化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新布局,使高校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步而行。
选派干部要遴选“精锐之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人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优秀的干部队伍,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高校要选送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中青年干部参与其中。这些党员干部在基层经过锤炼,不仅自身工作能力水平将会跃升,同时也将是高校事业发展中的得力后备干部队伍。同时,高校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际诉求,要遴选专业精湛的专家团队,提供全方位、全视角的技术服务,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另外,对于在基层有过长期历练的干部和专家,高校在职称职务晋升与考核方面,应给予政策倾斜,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助力乡村产业走好“特色之路”。当前,各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中,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传统和民风民俗,探索和寻找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之路。助力乡村走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特色之路,高校首先要摸清乡村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家底,然后因地制宜,经过科学评估后,精准选好产业培育方向。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校除了提供资金帮扶,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派遣专家,以实地调研或在线联络的方式,对生产和种植养殖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全程“把脉问诊”。而在产品后期推广中,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高校要善用、巧用网络技术,讲好产品故事,使得产品真正转化为经济收益。
播撒教育与文化的“希望之种”。高校作为文化知识的殿堂,拥有显著的教育与文化资源优势。扶贫先扶智。高校一方面对农村硬件薄弱的中小学进行物质和经费帮扶,还要输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另一方面以“爱国、科学、立志”为主线,根据民风乡情,组织编写“乡土读本”,在中小学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潜意识中引导中小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将来扎根家乡作贡献。高校应该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要接地气,讲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和听得进的话,让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
产学研基地在乡村“安营扎寨”。当前,很多高校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有的高校为此专门修建了固定的基地,师生在这样的基地,能够系统地开展教育教学和创新创业。若把产学研基地搬到乡村,和乡村产业发展进行无缝对接,可以让学生在各类实践实习中锤炼专业本领,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怀。对于乡村走向振兴直接提供了充足的智慧和动力之源。尤其是农林、地矿、水电、师范、医学等学科特色型高校,建设各类产学研基地时,可以兼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乡村农田整治、环境修复、资源开采、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实现双轮驱动捆绑式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组建“高校联盟”。当前高校在服务脱贫攻坚之中,都是一所高校对应帮扶相应的乡村。在“点对点”帮扶模式的基础上,一个区域里的若干所大学,可以抱团组建“高校联盟”。这样能够使得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真正实现充分的共享、互动,做到教育资源统筹、技术资源统筹和人才资源统筹,在脱贫攻坚中实现整体发力,形成强大的社会服务能量。同时,“高校联盟”也可以补齐高校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某些短板和不足。在希望的田野上组建“高校联盟”,可以吸引高校实力雄厚的校友企业在乡村投资兴业、调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等。由此形成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合力,有利于人民群众告别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作者:王焰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原载《人民政协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