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创造者,教师通过教学来传承文化,创造文明,提升自己,培养人才,推进社会进步。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就会体现出来,并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影响着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事。现实中我们教师的教学观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梳理、澄清并加以改正,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一、教师教学观念上的主要问题
1.教学关系上的问题
现实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核心与主宰,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课堂的服从者和等待者。教师依据现成的、模式化的知识体系,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若课堂上有不遵守纪律者,教师可运用精神强制或惩罚的方式,来控制学生学习行为,以保证知识的有效灌输。
2.教学过程上的问题
教师一般认为,不同年级学生其学习知识层次不同,教师将这些不同层次知识的教学分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其方法主要是灌输,其目的是“现有知识的有效传承”。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莫不如此。因此,教学过程成了枯燥的、呆板的、乏味的程序化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品德不是被忽视,就是被扼杀,很难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教学评价上的问题
教师教学评价明显存在“科学主义”倾斜。表现在教师把客观的、实证化的、模式化的知识验证考试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评定方式,学生学业考试成绩是学生主要或全部在校表现的反映,导致学生“唯师、唯书、唯知识”,采取死记硬背、追求学分的方式来体现自我价值,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知道的多而做法少,窒息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熟。
4.教学目标上的问题
“教师教学是育人,不是制器。”教师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手段,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里的“道”,是指社会发展普遍遵循的规律,既包括做人的规律性,又包括做事的规律性,并不是只指自然科学规律。而现实中的教师成了复制、灌输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进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然导致“千人一面”。
5.教学观本性认识上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浪潮洗礼下,知识分子社会良知有了动摇,拜金主义现象有所抬头,把教师教学当成赚钱的工具,出现了花样翻新的各式各样的补课现象。一些教师忙于给学生补课赚钱,且美其名曰是“关心学生成长”,其实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致使学生疲于应付而苦不堪言。这种做法不仅有悖于教师的社会良知,同时,也有悖于教师严谨治学的意志品德,有待于思想意识上进一步厘清。
二、教师教学中的应“变”观
要克服上述五个方面的弊端,就得改变我们一些教师不适宜的教学观。
1.教师教学目标要变“知识型人才培养”为“素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确立,制约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首先要从教学目标观的改变来做好教师教学的顶层设计。我们所提倡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观,并非是今天教育教学的新鲜事,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提出教育要培养素质型人才,随后逐步明确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之间的关系: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关键,彼此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观认为,作为人才培养主要途径的教学,其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应该立足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知识传授并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高尚的文化品味和精湛的科学技术。学生对知识涉猎的程度并不是目的,而目的是如何涉猎知识,在涉猎知识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并以素养的形式不断推进自己的发展,成为方法论和世界观。
2.师生关系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双中心”,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作用
“教”与“学”本身是教师教学的双边活动,理应师生双边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愉快教学、快乐学习目的。在长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事实,为了纠偏扶正,人们习惯上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教学关系观,这也不为奇怪,也是现实的需要。这如同一颗植歪了的树,要想扶正,要么拔起来重植,要么用力向它倾斜的相反方向拉,以达到纠偏扶正的目的。而教育不能割断历史重来,只能采取第二种纠偏扶正的方法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事实。我们倡导教师教学“师生双中心”观,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他是教学过程中有目的而存在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独立性的个体,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和点拨,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朝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路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发展。教师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问题的解惑者,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引路人和践行者。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的实际需要,采取师生互动参与、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是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需要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处于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状态,教师处于乐于教学和善于教学的状态。
3.教学评价要变“以单一的学分评价”为“多元的综合评价”,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
教师的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判断,又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支配下的价值判断。评价主体的价值观不同,评价的标准、侧重点、手段和方法也就不同,其评价结论对学生的引导和发展也就不同。我们倡导“多元的综合评价”观,就是要多角度、多主体、全过程来衡量教学效果,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具体地讲,一是要“从教育主体的满意及满意程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如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学校管理者、家长、学生和教师自身的满意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由于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其教育主体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教学效果的评价必须以地方教育主体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为标准,制定教学评价目标,切莫搞一刀切,也不能搞照搬照抄、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必须因地制宜,方可奏效。二是要从教师教学的动态活动过程来评价教学效果。如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安排一定数量的资深教师进行听课活动,来考查教师是否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三是要从改变教学考试内容和形式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考试内容要减少客观的知识性测试比重,加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测试比重,尤其要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测试比重,来推进学生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化。
4.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变“传承导向”为“素质导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进而知道“我要怎么样”。即引导学生在寻求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涉猎、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思,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式理论教学方式来教学。首先,教师根据每章教学内容,指定学习资料,布置自学与讨论任务。其次,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获取学习资料并自学,提出完成任务的初步方案。第三,通过班组讨论,充实、完善学习任务。“合作性理论教学,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跳跃式设计,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课外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达到了我要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教学中的“不变”观
教师教学观的“不变”,主要是指教师教学中的一些本质属性不能变。
1.教师教学、育人观不能变
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古今中外,自从有了教师职业以来,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就没有改变过。所以,教学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无论任何学校的教师,都必须不辱使命,履行这份职责。不能因为是研究型教师或专家级教师,就轻视教学,忽视上课。而恰恰相反,越是社会知名度、美誉度高的学校,越是重视教师的教学。“教学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教学也是一个教师职业的生命,当一天教师,就得从事一天与教学有关的工作,否则,这一天教师的名分就会打折扣。为什么教师退休了,要在“教师”前面再加“退休”二字,就是要强调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的生命。教师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教学,才能称得上“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荣誉、地位都是因其教学的优秀而存在、获得,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更是通过教学来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教书育人,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基本素养,这个不能变。
2.教师治学的职业本性不能变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神圣”在何处?在治学!何为“治学”?即研究学问。教师治学程度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治学能力,教师教学与治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统一,相得益彰。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有崇尚学术的精神。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儒家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里的“道”,就是指普遍性真理。道家也提倡“道法自然”,其“道”也是指普遍性真理。自古至今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学者修道是教育他人和提升自己的必由之路,学者的使命就是要探求“道”的本原。当“道”与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学者应该自觉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当“道”与个人生命存在发生冲突时,学者应“舍生取义”。为了在学问上达到“至善”的境界,学者必须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他们的工作方式和价值信念有着特殊性。他们作为社会的‘立法者’,信奉的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准则。”这都说明当今的教师仍然要保持教书治学的本性不能变。
3.教师热爱学生的职业美德不能变
从职业性上讲,教师的职业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职业,其教学过程是耳、鼻、手、脑、眼、嘴和情感并用的过程。这就注定了教师的爱是一个全过程的自然流露,不能有丝毫保留。从工作方法角度讲,“爱人者人爱”,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学会喜欢别人。爱人就是爱自己。教师有令禁止,学生自然随而从之。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爱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并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贯彻到底。从工作经验性体会角度讲,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学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若要教师达到了这种教育境界,其教书育人工作就能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就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更能从教育中获得无穷的快乐。
4.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不能变
质量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不仅中国要研究,外国也在研究;不仅当代在研究,古代人们也在研究。质量问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自古至今都伴随着每一位有良知的教师的心,是教师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始终追求的目标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师对质量的内容、要求不同罢了。提高教学质量观,是教师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远的不说,大的不讲,就说我们身边的事,哪一所知名学校,哪一位知名教师,不是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就连我们身边的教师进修、晋职,都是主要以其教学质量为衡量标准的。尤其是在今天,一切的竞争都是人才质量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大事,是教师教学永恒追求的目标。
总之,教师教学观变的是内容、方法、要求、评价标准和阶段性目标,不变的是本质属性和最终目标。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是保证教书育人质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