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教师是什么
大学具有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四大职能。大学教师是实现大学四大职能的主体。与大学四大职能相应,大学教师具有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四大职责。也就是说,大学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四大任务,并要将四大任务辩证地统一起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费希特在任柏林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说:“这所大学是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人类进步和人的完善发展,以自由探索真理为办学的主旨。”自由探索真理即大学的使命,也是大学教师的使命。要现这个使命,仅靠“教师”角色是不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学者”身份的人来完成。毫无疑义,大学教师就应该是学者。
美国学者马丁·芬克尔斯把学术性职业理解为“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易受新知识生产影响的、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波动的、遵循共同学术规则和学术伦理的自主性职业”。大学教师学术性职业的基础性要求为:既要具备学者的资格,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毫无疑义,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教师”,他必须具有知识传播与科学探索的双重职业素质。
二、高校教师的科研是什么
1.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
科研的一般程序

2.科研程序与科研方法
(1)科研准备阶段
①选题
课题能否立项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决定: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同类研究相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研究技术路线完善;项目意义和目标明确;在3—5年内能达到预期目标。
②申请课题
(2)科学实验阶段
(3)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①科研成果的审核: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
②研究成果的评审和鉴定
③研究成果的登记、申报和报奖
④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4)大学生的科研指导
①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以下几种途径: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科研指导;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②对大学生科研进行合理、积极的指导,可以取得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今后科研奠定基础;对营造学术氛围,推动科研工作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工作的层次,创造了育人新形式。
三、高校教师如何做科研
1.学会做课题
(1)大学教师做科研的最好办法就是做课题
有科研经费,保证任务完成;团队协作,集体公关,有利于任务完成;有完成时间要求,督促在期限内完成任务;组织集体结题,敦促一定要顺利结题。
行动研究步骤

科学研究选题应注意以下三点:重要性、独特性、可行性
课题的三大来源:文献、实践和规划。
(2)做课题从做教改课题开始
研究自己身边的问题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自己身边的问题能做到得心应手;教改课题相对而言更容易立项;教改课题教育工作者人人可做;做教改课题是一线教师的长项。
2.学会方法(以TRIZ理论为例)
(1)TRIZ理论概述
TRIZ的俄文拼写为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俄语缩写“ТРИЗ”,翻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用英语标音可读为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缩写为TRIZ。英文翻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缩写为TIPS,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孙子兵法”,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方法学(A):对于技术的新认识;方法学(B):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知识库:实施方法学(A)的案例(知识)集合。
(2)TRIZ核心理念
①发明就是解决矛盾,TRIZ不接受折中,要完全消除矛盾,达到最终理想解。
发明问题是无限多的,而表述矛盾特性的类型比较而言是不多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发明就是克服矛盾,而克服矛盾的原理也是不多的——40个发明原理。
②TRIZ创新思维模式的模型转换
“某人、某时、某地已经解决了你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寻找那个解答,应用到你目前的问题上”。例如,使人造宝石沿内部原有的微裂纹分割可以从爆米花的成功应用中找到答案。
③TRIZ哲学
人们需要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建立产品的功能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发明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创建解决问题的程序(ARIZ)是可能的技术系统的进化受到客观法则的支配;高级发明需要效应知识,有必要对知识进行重组,建立强大的知识库。
(3)40个发明原理
阿奇舒勒通过对250万份发明专利的研究发现,大约只有20%左右的专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其它80%的专利往往早已在其它的产业中出现并被应用过。
阿奇舒勒坚信发明问题的原理是客观存在的,设计者掌握这些原理,就可以大大提高发明的效率、缩短发明的周期,而且能使发明过程更具有可预见性。为此,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
当前,40个发明原理已经从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展到微电子、生物医学、管理、文化、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问题。40个发明原理的广泛应用,导致不计其数新的专利发明的产生。
40个创新原理及使用率排序

(4)技术系统进化的八大法则
20世纪90年代美国Ideation公司将阿奇舒勒系统4个演化阶段和8条进化法则加以融合、完善定义为技术系统进化的8种法则:
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提高理想化水平法则;子系统不均衡进化导致冲突法则;增加动态性与可控性法则;通过集成以增加系统功能法则;部件的匹配与不匹配交替出现法则;由宏观系统向微观系统进化法则;增加自动化程度减少人的介入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