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心得
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于无声处话传承
为了使新进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2015年4月13日-2015年6月17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教务处组织开展了2014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教学观摩、教学互评、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形式,让我有了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各培训专家、名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以及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我虽然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方法、新颖的管理方式,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深切全面的认识
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项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教育,关系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进步,是全社会的大事,其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在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教师的劳动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从前是一名学生,现在成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二、高校教学除了技能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系统性、前沿性、探究性、智能性和方法性的特点,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同时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更新所学。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教书是一方面,但是科研也很重要,我们要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这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参与一个大的课题可能比较难,但是科研意识却不能忘记,它应该伴随着我们的进步和成长。因为这种实践结合理论的科学方法可以加快我们的成长。培训过程中的两次课堂教学观摩,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三、要用不断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不断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科研教学工作中,我将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点,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能力,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形势。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
总之,这次新进教师的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学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来参加培训的,但也的确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今后我会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将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衷心地感谢这次培训我们的各位专家、教授、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