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资源 - 教学经验 - 正文

【培训心得】建工学院陈兴周:源于教学培训的若​干思考

2016-05-30

 2015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心得 

 

源于教学培训的若干思考

 

建工学院  陈兴周  

 

按照学校《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的通知》(教师函〔20158号)的相关要求和精神,本人于2015年度11月至12月参加了文件规定的相关活动。现谨从培训体会、能力完善两个方面,对自身参加教学专项培训以来的心得体会和几点拙见,予以总结和阐述。

 

一、培训体会

 

1)教学观摩

 

教学观摩阶段,我有幸以学生身份走进课堂,聆听了三位知名教授所讲授的课程。我深刻的体会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力可为之、非用心难成。

 

李勇老师讲授的《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对我来讲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重点突出、讲求实用的授课特点,深深吸引了我这个从事过七八年水工设计的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形成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和相互答疑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亦可以加强学生沟通和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毕竟,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领头羊式人物的革新、更需要拥有一个秉持协作精神的团队。

 

李国民老师讲授的《信息技术概论》课程,对我来讲是个跨行的学科。然而李老师板书联合PPT的讲述方式、以及结合社会需求讲述关键知识点的方式,却对我触动很大。毕竟,解决社会需要和限制社会发展的问题,不仅是培养工科学生的首要目标、也是启发现阶段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赵高长老师讲授的《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我很感兴趣。毕竟,数学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科人才是否能够解决理论问题的瓶颈。赵老师简洁明了的板书、依托前节所讲知识引导学生互动和思考的教学方法,确实很好!三个班一起上课,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学生够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课堂气氛,着实给我这个新教工上了一课、受益匪浅。

 

教学观摩结束之后,我时常在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工程实践经验,讲好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的专业课,着实需要自身不断的去努力和探索。

 

2)教学试讲

 

教学试讲是本次教学专项培训的第二个环节,我个人表现的似乎不是很好;只所以这么评价,是在接受点评、对比认知和自我回味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是我讲的内容过于偏向专业综合,存在期盼面面俱到的误区。二是讲述之前没有重视同上节课程知识关联点的介绍,没有重点提及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三是进度把控不好,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

 

然而,通过试讲,我也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受研究方向的影响,讲述个人擅长的内容,新教工似乎都可以讲好,但是跨度太大。二是讲述引言概述性内容,照本宣科的特点较为明显,思维拓展或者关联性讲授的缺陷较为严重。三是课时内容多少的把握欠缺,试讲中虎头蛇尾的问题比较明显。四是个人特点鲜明,阐述思路可圈可点,相互学习和勾兑的空间或范围较大,需要切实依托系所内部的教学法活动逐渐完善。

 

通过教学法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着实开展系所教学法活动、从内心真正重视教学法活动,对于提高教研室各位老师的教学水平会很有帮助。

 

二、能力完善。

 

1)理解尊重

 

在当前形势下,只有教师和学生做到了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听到合理客观的反馈意见,才能改进自身的教学缺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诚然,两地办学的实际状况直接影响或减少了老师与学生课外交流的机会。因而,教学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师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引出关于求职、考研等等话题,继而拉近师生距离的做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学生疲于上课的心理很有帮助。

 

2)课堂气氛

 

工科课程的复杂性、连贯性和枯燥性,是导致工科学生上课困惑和课堂气氛沉闷的客观原因。如何采用渐进灌输、逐渐引导以及适当调和的做法,先做到不遗漏重点、再做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是工科老师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通过教学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依托工程实际讲述专业课知识要点的方式,其课堂效果比单纯讲授课本知识要好很多。一者学生喜欢你所讲的实例,因为例子可能和他们以后的工作相关;二是结合实例讲述课程重点的过程或者方式,避免了心脑的疲惫和凭空的空间勾画。

 

当前形势下,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不断的在膨胀或更迭,如何以开心愉悦的心情去体验和遴选自身感兴趣、能够触动自身认真思考的过程或者方式,似乎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需要添加的内容。

 

3)有度取舍

 

同十余年前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现行体制下学生所涉猎的课程,从数量上增加较多、从课时上似乎缩减不少。

 

诚然,工科院校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泛的知识体系和灵活的操作能力。然而,当主干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实践环节的份额不断增多时,所提及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似乎也会大打折扣。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如何把过多占据主干课程学时的实践环节、或政策法规性课程划归到选修课的环节,在政策引导下启发学生有目标的选修课程,似乎有助于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既能保证主干课程的学时和质量、又能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选关联紧密的选修课。

 

三、结语

 

当一个老师、不是很难,当一个好老师、是一件需要爱心、信心和自信心的事情。面对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群体,我体会到的是时不待我,需要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我也体会到像我一样出自农家的每个学生所背负的期待,则更需要我做到尽心竭力、任劳任怨,以期在对得起良知的同时、真正做到问心无愧。最后,感谢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和人事处对新教工的理解、包容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