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旧站栏目 - 教学资源 - 教学经验 - 正文

【培训心得】化工学院杨征:传道之路漫漫,笃学之心不倦

2016-06-28

2015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心得  

 

传道之路漫漫,笃学之心不倦

化工学院 杨征

 

为提升我校2015年新入校专任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帮助和引导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媒介素养,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教务处特意为我们新进教师组织了2015年新入校专任教师教学专项培训。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包括教学观摩、教学试讲两个部分,这样的精心策划部署、内容全面详实的培训,是一项非常有内涵、有价值、有必要、有效果的教学交流培训活动,对于刚步入人生新篇章的新进教师来说,是难得一遇的学习和提高机会。通过此次培训,每一位新进教师都获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分享了心得同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从听课到学习,从试讲到交流,每个环节、每一堂课、每次交谈、每时每刻,都让我有所感触和收获,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及实践引领。

 

教学观摩过程,我听取了多位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的课程,特别是与自己专业及所授课程相近的名师课程。其中,校级教学名师李侃社教授的《工科化学》课程与我自己所带课程最为相近。在课堂讲述中,李老师对所讲内容具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不时的旁征博引体现了极其宽广的知识面。面对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地将枯燥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业及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并特别注意与学生所学专业需求相结合,以实际应用带动理论知识,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富有生命力。李老师五十多岁的年龄,却具有十五岁的年轻心态,幽默风趣,激情满满,无形之中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并且收获了快乐,在欢声笑语的轻松气氛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校级教学名师蔡会武教授的《有机化学》课程是我最想去学习的课程,因为这是我自己在大学阶段9年所学的专业,也是我个人一直以来想要去教授的课程。该门课程今年是4个班的多人大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多人课程的课堂纪律和氛围极难掌控。同时,课程当时所讲述的内容是立体化学部分,这是有机化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课程中非常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部分,这样的课程特点无疑更增加了教学难度。而从听课过程来看,蔡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和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交流,对课程内容不断向学生发问,这就使得学生注意力保持时刻集中,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并且,蔡老师在讲述过程中不断结合当前国内外科研现状及实际工业合成实例,列举科研中的不对称合成、对映体拆分、药物及天然产物合成等方向与本章节内容的联系,彰显了课程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对于枯燥晦涩的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对于重点内容,蔡老师会在课程PPT中特别标注,并指明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对相近内容及易混淆内容进行了特殊区分,为学生阅读和复习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省级教学名师刘向荣教授的《物理化学》课程则是我最为熟悉的课程。作为刘老师的助课教师,我本学期以来一直在听课和助课的过程中不断向刘老师学习,因此感触和收获最多。《物理化学》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内容繁多,理解难度大,并且涉及较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是化学中较难学习的一门课程。但是刘老师的物化课,很少让人有上述感觉,这得益于刘老师对课程的精彩讲解。首先是在引导学生方面,刘老师在每章开始时均会和学生一起研究本章目录,引导学生猜测本章的重难点内容,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及考研和考试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本章内容,这对整体掌握章节重点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次是课程的结构设置和逻辑思路非常的清晰,课程内容清楚明确,即使是完全不懂物理化学的人去听课,也会被课程内容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课程之中,这应该就是常说的专业素养所造就的人格魅力吧。再次是对预习情况、随堂作业、课后作业的重视,随时随地检查,促使学生多看书,多做题,帮助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在讲述过程中及时复习,查漏补缺,不放过任何小细节,一丝不苟。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亲和力。刘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会很容易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对学生从来都是严格要求之中不断地鼓励和夸奖,这不仅会逐渐积累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深切的关怀,增加了其学习的动力和能量,真正做到了亦师亦友,堪称传道授业解惑之楷模。

 

在课程讲述方面,我学院在本项培训之前就举行了化工学院教师讲课技能提升大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说课”简要阐述自己对竞赛教学内容的处理、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组织、学时安排、教学方式等)等,讲清“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等教学核心问题。通过20分钟的课程讲述检验自己的教学能力,并通过5分钟的评委点评对每个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情况总结,同时,检查和督导教案的设计与完成情况。

 

在本次的比赛中,虽然我有幸获得了第一名,但是发现自己在讲课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就是在课程的准备方面。我所讲述的课程为《普通化学》,属于化学最基本内容,实际内容偏向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虽然是化学基础内容,但是由于本身在本硕博阶段均是有机化学专业,因此对课程相关内容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透彻,准备不够充分,并且由于专业所限很少能举出实际应用的例子。另一方面,因为所带的班级是非化学专业,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和化学专业不同,因此要求我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准备,查阅各方面资料,首先自己要对内容熟悉透彻,这样才能把课讲好。同时,需要了解学生所在专业以及学生今后工作和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不仅需要化学知识积累,还需要对所带专业及相关知识点和需求深入了解,要像李侃社老师那样,知识面宽阔,多了解所教授的专业相关实例,这点在点评过程中多位督导专家均有强调,也对我自己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讲述和专家点评过程中,体会较深的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的灵活处理结合深层挖掘和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灵活调整的必要性。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要把握课改新动态、了解新理念内涵、掌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巧妙的知识整合、精彩的环节过渡、真实的启发质疑、有趣的学习过程和巧妙的技术应用。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以形成自己特有的讲课风格。多听取教学名师或教学方面有特长和突出成就的老师的课程,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情况及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特有的讲述风格和体系,给课程打上自己的烙印。

 

此外,在保持教师威严的基础上关爱学生身心发展、处理好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保持谦虚谨慎,共同学习的意识,和学生多商量、多沟通、多交流。要心胸宽广,多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对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多发现他们的进步,运用激励机制,多加肯定和激励,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就像刘老师那样,深切关怀,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和学生亦师亦友,融洽和谐共同发展进步。

 

教育事业是一个光荣的事业,需要我们为之坚持奋斗一生、日臻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事业是一个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创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公益事业,需要我们以优质的品质、完善的精神内心、强悍的专业素养和精神、良好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为之奋斗终生。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一个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事业,也是一个具有挑战的事业,需要我们完善自我、不断地求索、积极地付出,才能收获桃李满天下、芬芳满世界。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我要学习的还很多,我将以老教师为榜样,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刻苦钻研;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去工作,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而在生活中成为他们的朋友,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学生。我要用青春的热情点燃自己事业的烛光,为我国教育的圣火增加我的一份光和热,更要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传道授业解惑之路漫漫而修远,吾需不断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