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近20名院士、500余名高校领导、千余名专家学者、1500余所高校教师、近万名企业人员汇聚到一起。他们要共同讨论一项教育事业的“命题作文”:如何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变革、发展成为论坛上高频的关键词。围绕“校地聚合·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题,院士、高校领导、教务处长、教师走上演讲台,分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商讨新工科建设问题的改革方案,分享产教融合的探索方案。他们试图给出教育界对这一时代之问的回答。
一、创新的内驱力一定不能急功近利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都在强调创新、重塑、新路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究竟是什么?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暨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上给出的答案是“创新”。他进一步解释,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从小问题切入,也就是做好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核心团队等方面的创新。
“我们国家‘两弹一星’的出现,绝对不是靠个人兴趣,而是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担当。”说起“两弹一星”,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爱华很自豪,同时他又很担忧:现在部分学生学习知识抱着很强的目的性,“很爱问这个知识学了对我有什么好处?”杨爱华对一个故事印象深刻。有一位中学特级教师给学生上语文课,课堂上,一个学生读文章时磕磕绊绊,而另一位学生直接举手说让我来。但这位老师拒绝了,坚持让第一个学生满头大汗地读完了。后来,老师问第二个学生,前面同学为了读完文章急得满头大汗,你是否可以带头为他鼓个掌?“这就是教风和学风的建设。”杨爱华说。她提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影响。拥有创新人格的人一定是可以吃苦耐劳、包容合作的人,那么学校对于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融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中,“硬实力是创新的工具,但是软实力才是创新的灵魂”。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2023年3月,在教育部举办的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表示,教育部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培养有过多次重要讲话。早在2014年9月,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要孕育出拔尖创新人才,“土壤”必须肥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赵雅琴对此深有感触。她向所有在场的高校教育者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学生名叫韦明川,来自黑龙江省鸡西市,于2009年考入哈工大,2010年萌生了参与研发卫星的想法。当微纳卫星团队成立后,他成为“紫丁香二号”微纳卫星总体设计和测控的负责人。2015年9月,这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微纳卫星“紫丁香二号”成功飞入太空。“他为什么想研究卫星呢?”在赵雅琴看来,那是因为学校有氛围、有教师、有平台,孩子们才能有愿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不少学科和专业设置都围绕航天展开。在卫星团队里,学生的平均年龄不到24岁。这让赵雅琴忍不住感叹,文化氛围是激发创新意识和愿望的环境条件。有了创新的氛围,有了哈工大与小卫星、FAST等合作的故事,以特色追求创新,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氛围会弥漫浸润整个校园”。
二、不能总“投喂”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据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淑云观察,不少高校老师留给学生的问题基本都能找到正确答案。学生不用太费心,不用太动脑子,就可以完成作业交差。这让李淑云感到忧虑,甚至觉得:“这样的教育现状产生了很多问题。”社会上结构性、开放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的问题太多了,学生没法都找到标准答案。然而,“恰恰这样的培养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李淑云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拿起一张纸条,旋转180度,再与另一端相接,那么纸带的正面和反面就连在一起,这就是科学家发现的“莫比乌斯带”原理。回归现实,过山车不掉头也能回原点的现象正是遵循该原理。而这一原理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在观察小虫爬行树叶正反面时得出的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普通的现实问题出发,可以解析科学问题。”李淑云把思考带到了学校创新创业基础课上,让学生去社会上找真实痛点,做商业计划书、展开路演,推动问题变成可以解决的科学课题。
教育的改革带动了系列连锁反应。
在辽宁省,被誉为“香菇之乡”的辽宁省岫岩县每年靠香菇种植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但是香菇废料在河道和路边堆积,埋下了环境污染隐患。辽宁大学的学生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废弃的香菇做成鸡饲料提高鸡蛋的营养。“一方面增加农户的收入,另外一方面改善了环境。”李淑云为学生们感到自豪。“在书本上学生找不到这类问题的标准答案。”李淑云说。如今,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改革尝试,一方面解决了社会存在的一些卡脖子、卡脑袋、卡嗓子问题,另一方面,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目前学校收集的3万多个项目,覆盖绝大部分学院、专业、学生。有的学生把社会问题变成了创业项目,捧回了不少大创比赛的金奖、银奖。“我们的实验室里是没有讲台的,所有老师都把真实问题贯穿到各个环节、各个模块当中。”李淑云对于这种模式充满期待:如果不断优化这种创新创业人才模式,未来会有多少个“莫比乌斯带”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书记、校长聂强也发现,基于真实的科研项目和工作项目的训练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的保障5G基站电路安全的智能专用断路器项目应运而生,可以精准处理5G基站中的小电流故障问题,满足5G基站自动识别故障等需求。目前产品已覆盖4个省份,在上百座5G基站投入使用。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如今已有12个未来技术学院与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龙头企业、高新企业深入合作,加快凝练前瞻性未来技术方向。50个现代产业学院激发“政、产、学、用”等多方活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33个示范性软件学院、28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取得扎实成果,建设了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都说一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我再加一句,一流实验课程是最后一公里的最后0.1公里。”南方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主任董为人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实验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战场阵地。
“我们希望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早科研,多科研,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余华荣说。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通过召开一流专业的建设工作研讨会,让老师们能明确一流专业的标准、实施路径和要求。学校也制定了激励措施,对照国家的专业标准,修订多轮《人才培养方案》,甚至还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背靠背评估,找出优缺点,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他专门提到,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实际上,老师也在成长,“教学相长”。
三、高校专业之间划分不宜太细
让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专业可能划分过于细,比如说学机械的学生不懂与电相关的知识。”他认为,学科之间需要形成知识的协调和交叉。
就好比,“优秀外语人才不是只会外语的人才,也没有只会外语的优秀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岩松对此非常关注。
天津科技大学曾设立一个实验班,在大一新生中招录60名学生,进行机械、电气和人工智能3个专业的打通培养。“那时候学生很辛苦,老师也很辛苦。” 尽管如此,在一年级学生汇报时,“综合实力就凸显出来了。”路福平说。为了打通学生综合能力,天津科技大学实行学分互认制,对出国(境)、转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实现学分互认,打破年级和专业限制,实施分级分类教学。“学生根据对自己的了解,缺哪什么知识,就学什么课程。在整个过程中,导师可以跟学生研究个性化的培养路径。”路福平提到,近5年学校累计4800多名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还先后获得挑战杯特等奖、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等。
山西大学副校长孙岩感慨,人才培养这件事,已经被提了这么多年,然而到底怎样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个高校、学院都在努力尝试。对于这个问题,孙岩的看法是,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一定是通识教育个性发展和多层次跨学科教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也深有同感:“对人才培养,我们强调知识、能力和营造环境三位一体的保证,强调拔尖人才创新思维关系的建立,培养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精神以及深度的培养过程。”
2023年3月,教育部等5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也曾明确指出: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这还远远不够,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孔令讲还提出,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筑高峰”。他提到,电子科大创新了一个贯通四年逐级挑战的新工科课程体系。从大一起,让学生自己选择项目去做,每年举办新工科学生项目式课程学习作品展。学校理顺了科研育人的思路,先让高水平科研团队的老师提出项目,围绕项目开设对应课程。孔令讲举了个例子,以往信号系统的课程都统一安排在大二教授,后来因为课程跟着项目转,调整到了大一下学期,让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进入快车道。“项目和我们的课程之间是完全交互的。”
四、大学的人才培养不能没有“个性”
站在演讲台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直言,“我和其他校长有一些不太一样。我不是一直在教育战线的。”他曾被原煤炭工业部任命为总工程师,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来又到安徽理工大学工作。“我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一直在学习如何教育培养人才。”袁亮说。袁亮直言,受大学排名、学校声誉、社会认知、影响力以及地位的影响,部分地方高校资源相对有限。
作为偏远地区的高校校长,青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晓英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以学科建设为例,青海大学的学科围绕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三江源”生态学、高原医学,等等。
“如何展现行业特色是地方高水平大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袁亮说。以煤炭行业为例,煤炭行业的顶尖人才大多毕业于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为国家能源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它发起成立煤炭行业“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拥有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形成了以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的办学体系。“样样都会活受罪,一招鲜,吃遍天。”袁亮的答案很明确:擦亮底色、突出特色、打造亮色。
地方高校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做哪些取舍?
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安徽大学先后关掉了12个专业,新成立了13个专业。专业调整的大背景是安徽省确定十大新兴产业,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现在学校绝大多数专业都是对应安徽新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说。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现在安徽已经有400多家相关的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特别旺盛。匡光力介绍,安徽大学把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组建学科方向,并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是争着做热门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是要做“大锅饭”式的笼统人才培养,多位高校教育者提出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经济产业特色,为区域性产业发展提供可储备的创新人才力量。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玉所说,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越来越强调高质量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世界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要创新。”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命题,吴岩在论坛上向高等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要带领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给国家提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成我们这代人最神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