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编者按 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从来没有哪年像今年这样多事:雪灾、矿难、汶川地震、三聚氰胺、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年、经济危机……像被这些事件推拥着,我们在波澜起伏中到了年末。回眸2008年国家教育改革,虽然没有像处在风口浪尖上一样大起大落,却也在稳健运行中涌动着强劲的改革潮流。今天本刊推出“’08印象”系列报道,在回顾、总结今年招生考试、就业创业、出国留学的成就时,我们也期待着2009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R>2008年6月7日上午,全国101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图为第一场考试结束后,厦门市第六中学考点考生有说有笑地走出考场。<BR>2008年国家教育考试进一步体现公正公平,在人才选拔中遵循以考生为本、关注现实、考查能力的宗旨,改变单一考试模式,实行多元评价,着力解决高中新课程实验与高考改革之间的矛盾,尝试以多种形式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选拔、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BR>1. 以考生为本关注现实考查能力 <BR>国家教育考试是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办、主管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考试,包括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全国成人高考等。随着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以考生为本、关注现实、考查能力成为2008年高考的鲜明特色。从考知识到考能力,在能力考查中注入人文关怀,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2008年高考理念的重要转变。<BR>今年5月份四川省汶川地震后,教育部启动高考紧急预案,和四川、甘肃两省政府共同决定对两省重灾区的约12万名考生延迟高考至7月3日。高考是一个牵涉全社会的重大事件,对灾区高考实行单独考试、单独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统一入学会给招生录取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在重大灾情下采取特事特办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灵活处置的行政能力,而这种调整是以灾区实际困难和考生利益为出发点的。灾区考生在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参加高考,其考试成绩必然受到影响。在其后的高招录取中,一系列倾斜政策的推出正是考虑了这些因素。这些倾斜政策包括:四川省外高校在四川省原有招生计划中增加2%的名额,然后再按照1∶4的比例分配到灾区;1400多所四川省外高校在四川省招生计划中单列20%招生名额给灾区;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考生破格录取,享受加分录取或免试录取的照顾。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高考特事特办的安排体现了高考的实质公平,比起前些年高考中为生病考生、残疾考生单独安排考场等个别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高考体现了整体的、政府性的决策和行为。<BR>以高考全国卷Ⅰ抗震救灾材料作文题、四川卷作文题“坚强”及汶川地震灾区延考作文题“我最想说的”为标志,2008年全国高考体现出强烈的关注现实的色彩。在全国各省市的20个作文题目中,有10个作文题直接涉及现实题材。除了语文科的作文以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及信息技术等科目也都设计了大量的与现实相关的试题,涉及到环保、奥运、金融、股市、区域经济、人口问题、法律法治,等等。从这些试题的表现形式及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关注现实的命题指向把握了两个尺度:一是考生能直接接触到的现实,即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二是通过他们的间接经验可以体会和领悟到的现实。不管哪种情况都没有脱离考生所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育的实际。这种命题指向给中学教育教学这样一个反馈:不能关起门来只学书本,要调动所有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服务,只有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的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BR>但是如果高考命题与现实的关系处理不当,会产生猜题、押题的现象,尤其是作文题,很容易被人根据当年的重大时事猜测到,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大量模拟练习,因而难以真正考查出考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情况对命题者提出了严峻挑战,要加强命题科学研究,在题型设计、问题提出、答题规范等环节提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力争将猜题、押题的程度减至最低。<BR>在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考试观念的转变中,2008年高考有了新的突破,其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新材料题型的出现。广东历史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浙江语文卷、北京文综卷和海南文综卷等,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新材料题是命题者提供全新的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已学过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去理解、分析新材料,得出结论。新材料的引用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新材料题的结论是开放的,不管考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只要符合逻辑、言之成理即可。有的新材料题提供了几种结论,这些结论之间甚至是互相对立的,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解答新材料题靠啃书本、做题、死记硬背不行,必须吃透教材、掌握其思想方法并能用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才能完成。新材料题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改革理念,符合新课程实验的宗旨,在选拔性的考试中尽可能地体现了多样性、选择性,让考生个性得到发挥,新材料题在高考命题上不失为一项创新和发明。当然有的省市做得还不够成熟,出现生搬硬套、简单挂钩的现象,有的试题在引用新材料时,展开问题很到位,但提供的思考范围狭窄,对考生做答规定得过死,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将新材料题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题型。<BR>2. 改变单一考试模式实行多元评价 <BR>不靠一张试卷定终身、改变单一考试模式、实行多元评价,这是近年来人们达成的共识。怎样实行多元评价呢?目前的做法是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将两种考查的结果一起记入考生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主要涵盖了考生非智力因素和除文化考试以外的其他方面,其评价结果分别用A、B、C、D4个等级呈现。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观念,一个人除了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优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才能成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对中学教育教学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抑制应试教育、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发挥了引导作用。<BR>当前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争议主要是因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不确定性质决定的。有人认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品行操守、意志毅力、交际协作、利他精神等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性格及学习努力等因素密切相关。综合素质的形成来自多个方面,呈现出多种来源,无法用同一个尺度去评价,即使勉强评价,其结果也会因为许多非主体的因素显失公平。另一个问题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精确度不够,不能做到量化,操作起来没有刚性指标,例如不可能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一个考生的品德或是合作协调的能力,只能作模糊的、定性的描述。当用这种评价结果来区别和选拔考生时,就会因为缺少科学性不为人接受。此外,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环境和评价者的素质能力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准确。因此,如果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与高招录取硬挂钩,则会因其科学性、精确性不足及诚信环境等原因显失公平,使以权谋私、营私舞弊者有机可乘、滋生腐败;如果将其与高招录取软挂钩,则不免走过场、形同虚设。<BR>综合素质培养是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此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如何,其评价结果是否要在高考高招中予以体现?在高考高招中,作为多元评价的方式之一,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在当前仍然是一个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BR>学业水平考试是水平考试,是衡量考生是否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了高中毕业的水平。将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引入高招录取,作为多元评价的辅助形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有的省市将学业水平折算成一定比例的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这种做法对于减低高考成绩权重过大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高考对于一些出现特殊情况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他可能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只是由于高考期间出现的特殊情况而影响考试成绩,而是这种结果将对他的前途造成重大影响。如果这一次高考的成绩权重不是百分之百,而是包含学业水平成绩的权重,则影响会小得多。但是学业水平考试既然是一种水平考试,其主要作用是考查考生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学习要求,并不侧重于区别和选拔。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学业水平成绩按比例计入高考总成绩意义不大,因为它区别性不大,几乎所有人的结果都一样。有人认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加重了高考的负担,高考应该减负,应该将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单列,作为高招录取的参考之一。<BR>3. 新课程高考与新课程改革良性互动 <BR>继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进入新课程高考之后,2008年又有江苏省进入新课程高考,明年将有福建、辽宁、天津、浙江和安徽5省市进入新课程高考。据悉,到2012年全国所有省市(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将全部进入新课程高考。<BR>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中新课程实验,从2003年起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开始施行。与高中新课程实验相呼应,新课程高考在试卷结构、题型设计等方面所作的重大改革,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树立了全新的考试理念。新课程高考理念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考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二是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试题设计中表现出来的时代性旨在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为其日后走上社会、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三是凸显了多样性和选择性,充分发掘考生的个性和潜质,这是新课程高考最令人注目的亮点。在此方面的探索中,去年第一次进入新课程高考的4省区,在今年第二次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更加成熟了,而今年第一次进入新课程高考的江苏省起点高、命题质量得到考生和家长的肯定。2008年5省区的高考试卷结构更趋合理,在各科试卷中出现了一大批令人眼前一亮的好题,在像高考这样特大型的全国统一性选拔考试中,能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挖掘考生个性和潜质、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好题实属不易。一些省像广东、山东等设置了选考科目、选考题,初步解决了选考科目之间和选考题之间的等值转换问题,扩大了考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考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质。<BR>新课程实验是新课程高考的基础,新课程高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测查新课程实验的效果,而且这种测查以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为载体,其测查结果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这就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产生了制约和引导作用,反过来促进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实验和新课程高考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BR>但是新课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承担着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职能,它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测查只是终结性的测查。新课程高考的区分和选拔性质决定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承担素质教育的全部,而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思想之一是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道德品质、合作协调等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才能做到真实准确。所以新课程高考并不能全面测查新课程实验的效果,一些不属于高考范围的东西应当从高考中剥离出来。另外,如何解决新课程高考的统一性和新课程实验的多样性、选考模块和选修模块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新课程高考选考科目之间、选考题之间的等值转换等问题,以及解决新课程高考的选拔性和发挥考生个性特长之间的矛盾,是2009年及以后高考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BR>4. 构建纵横贯通的教育考试立交桥 <BR>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当回顾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30年路程时,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国家、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为主的国家教育考试同样经历了改革和发展的过程。<BR>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考科目、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也在不停地进行。“3+X”科目改革、分省命题、新课程高考、多元评价等一浪推一浪,向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标不断努力。<BR>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门类在以往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农学类,2009年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纳入全国统考范围。受经济危机、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为数不少的人为了延缓就业选择2009年考研。近日有权威人士呼吁研究生教育要以学术研究为主,培养学科前沿的创新型人才。<BR>2008年全国自考在平稳中进行,继续向非学历证书考试延伸,通过与其他部门合作,使考生在取得自考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BR>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有302万考生参加考试,计划招生21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0万人。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招办和成人高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掌握录取标准,严禁中介机构或个人以“代招”“代理”等名义介入成招工作。<BR>我国是世界上教育考试形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以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高教自考和成人高考为主的国家教育考试,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选拔、输送了大批人才。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种形式的教育考试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发挥整体功能。例如青少年阶段在接受了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之后,如何与研究生教育衔接?在接受完国民教育序列、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如何与高教自考、成人高考衔接?怎样建设一个富有活力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这种状况是由于我国人才培养的部门所属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条块分割造成的。国家教育考试各种形式之间应该互相沟通,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高等教育考试立交桥,形成合力,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BR>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短暂的一页,2008年国家教育考试的成败得失、承载的光荣与梦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即将翻过。2009年我们期待什么呢?<BR>随着更多省份进入新课程高考,我们希望新高考方案更加完善,希望多元评价能为高校招生发挥实质作用,希望国家教育考试更加公正公平。相信在考试界同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愿景将化为现实。<BR>【相关链接】<BR>●2008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1010万,录取人数为599万,录取率为57%,比1978年增长了15倍。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2008年,高考录取总人数超过了4010万,10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报名总数的50%,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75%。<BR>●2008年因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四川省包括都江堰、什邡、绵竹等受灾严重的40个县市区的9.6万名考生,甘肃省包括陇南市、甘南州、文县、武都区的17个县市区的2.3万名考生延迟高考,于7月3日参加高考。2008年国家对地震灾区高考实行单独考试、单独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倾斜政策,四川省外高校在四川原有招生计划中增加2%的名额,然后再按照1∶4的比例分配到灾区;1400多所四川省外高校在四川招生计划中单列20%招生名额给灾区;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考生破格录取,享受加分录取或免试录取的照顾。<BR>●2008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为120万人。2008年全国成人高考有302万考生参加考试,计划招生210万人。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