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教学方法改革的症结与出路

2013-04-19

扬州大学 范守信

教学因教师、学生、教材的存在成为可能,因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成为现实,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已经多次在相关文件中提及教学方法改革问题,由此,我们既可以看出国家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视,也可以体会到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进展较慢,成效也不尽人意,期待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稳健的改革之路。

一、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症结

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与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相互适应,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要打破当前教学与内外部环境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体系。解构、建构都要给力方能促成改革,亦即改革目标必须具有强大的牵引力,改革主体必须具有积极的内驱力,改革环境必须具有强劲的助推力,而现实中高校这几方面的力量均感不足。

缺乏拉力:过重的改革任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不仅代表着一种教学方法,更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还预示着完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是一次整体而全面的教学改革,纵向上是根本改变教学方法的历史传统,用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内容与全新的样式取代现有的教学方法。横向上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打造全新的育人环境。过重的改革任务很难把众多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吸引到自己身边来。

缺乏动力:过大的改革阻力。教学方法改革的阻力首先来自教师,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说:“由学院或大学教师推动的革新甚至更少;当一个运动到来时,通常拉后腿的正是教师集体”。尽管此言有些偏激,但现实中许多教师的确有着较强的教学改革惰性。多年形成的教学习惯、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让他们宁愿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术上、用在搞科研甚至第二职业上,也不愿在教学改革上花更多功夫。相似的阻力也来自学生。我们的许多学生已经完

全适应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新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且还要占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去搜集资料或搞社会调查,这让习惯了舒舒服服学习的学生非常不适应,不配合的问题比较突出。还有管理的阻力。传统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要改变管理模式,改革现有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许多管理者尚未做好必要的准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缺乏助力:过高的改革成本。教师认为改革的成本较高。尝试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都身有体会,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必须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尤其是刚开始起步的一段时间,有的教师反映,要投入比原来多5-10倍的时间用于教学。然而,与科研项目相比,教学的投入却很难看到突出而显现的成果,回报率很低,有时甚至还会面临改革失败的挫折。学生也会面对相似的问题。更高的学习要求、更多的学习时间、更大的学习难度,如果没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没有恰当的引导和正确认识,学生也认为学习的投入回报率太低。学校改革的成本同样较高。不仅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做出比较复杂的调整,而且还要为教学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比如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等,这给一些本来就感到教学经费紧张的高校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

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难点

应试教育条件下的灌输式教学,固守的是教师中心、教室中心和教材中心。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更多的是坚持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和学习效果中心。不同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带来全新的改革内容,其涉及因素之多,内容之复杂,给实际操作增添很大难度。

思想转变难。思想决定行动。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既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以及一定的奉献精神。然而,现实中把教学仅仅作为一项任务,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人还不少,有些教授不能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教学,在有些教师的眼里俨然成了一种“良心活”。而要彻底转变这种思想还需要更大的力气、更长的时间,既得利益的损益左右着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的思想,转变思想观念必须减少功利主义的影响或者说应从更高的高度来考虑集体与个人的得失。

理论提升难。教学改革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包括认知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以及教学的特殊规律等,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必须研究教育教学的系统理论与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也需要进行研究。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根本无暇顾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多数教师既有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有更加繁重的科研任务。有些高水平教师能为本科生上一门课算是尽力了,再要他们“抽出”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的确有点强人所难。然而,高校扩招之后引进的一大批教师,多数没有教师教育的背景,更无从谈起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面对如此量大、又如此基础薄弱的教师群体,全面进行理论提升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办到的事情。

行动统筹难。教学方法从学理上讲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因为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办学条件与教师的个人风格教学方法都不是固定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从行政管理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往往受到教师的反对甚至抵制。然而,如果仅仅是从口头上要求或者从文件上强调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而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则教学方法改革难见成效。同时,由于个人对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解差别,也会造成思想、观点和方法的矛盾,而且就改革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而言,往往不存在对与错的绝对答案,这也给整体的指导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政策协调难。让教师增加教学投入却不能考虑教师的个人回报,学校没有较为吸引教师增加教学投入的激励机制,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教学方法改革的瓶颈。有的教师说,不是我不关心教学,我在教学上投入那么多,结果自己在许多方面却落后于别人,比如课题少、经费少、职称升得慢、评奖评优之类的事情常常在人后。尽管学界都在批评论文生产理论,但多数高校还是趋之若鹜。有些高校尽管设置了教学教授岗位或者按照同等待遇对待教学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成果,然而,与科研的吸引力相比,教学还是望尘莫及,部分教师尤其是个别高水平教师对教学管理出台的激励措施根本不屑一顾。

评价界定难。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评价上难度较大。目标的内隐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考核的灵活性,都让评价工作难定框架,包括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都很难按照正常的工作量计算方式进行统计,大量的课外辅导和精心的课前准备与教学设计工作,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隐性内容。

三、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出路

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较高的学术深度,也有人、财、物,软硬件的改革广度。改革既需要重新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还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实施改革应从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改革的体制机制,制订科学的改革计划。加强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指导,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同时重视为教学方法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组织上,考虑管理与技术联合指导。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中国大学的管理体制相适应,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促进这一工作的常规做法,也是比较容易取得成效的方法。现有管理模式下,高校的教学资源还是主要由行政管理进行统一协调和分配,因此没有管理的参与或者说没有行政组织的领导,再好的政策也没有执行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必须成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在美国多数高校都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也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然而多数是一些传统形式的行政管理机构。而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传统的行政组织解决不了理论与技术难题,所以必须与校内或校外的相关学科相结合,即在行政领导小组之下设立技术指导工作组,该工作组应由从事教学法研究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方法改革经验的教师组成。

在实施中,注意理论与实践齐抓共进。理论学习可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般规律,但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产生实际成效。因此,实施过程中应该是理论、实践两手同时抓。在理论上找行动支撑,在实践中找教学感觉,通过实践探索及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何选择教学理论?从学术的角度讲,行为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仍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并且不乏实践案例。但从教学改革的观点出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应该是我们选择的重要内容。二者最突出的特点都是以人为原型的理论,注重人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注重知识的主动建构或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情感与兴趣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如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内在学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并非完全统一,理论学习必须到达每位教师,但实践探索应该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

在方法上,观照统一与个性各适其人。没有统一就不能从整体上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只有统一又会因管得太多、管得太死,让改革走进死胡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在尊重科学、尊重教师的前提下进行。行政管理统一化减少些,可以留给教师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技术管理统一化稍多些,可以减少部分教师无谓的试错,尤其对于年轻教师、对一些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足的教师,增加技术上的统一性,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转换教学方法。而对那些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管理水平较高的教师,则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对新的教学方法有充分的话语权。技术的统一亦非绝对,必须充分考虑教师在课程、班级以及个人特质上的差异,实现多样化统一。比如,为便于教师的实际操作,可以由院系提供方法模式,该模式按学科或教学组织方式必须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在评价上,思量过程与结果统筹兼顾。改革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不应仅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或教学效果的优劣,重点是对改革全面诊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评价的对象是教师,但评价过程却应该着重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合作,这是由新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所决定。评价不仅看课堂效果还要看课外教与学的情况,包括教师的辅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适应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知识、能力的获得固然重要,而兴趣、情感以及集体精神、合作意识等的培养亦不容忽视。评价方式、评价时间以及评价次数等也应该满足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要求。

在环境上,寻求软件与硬件综合配套。教学方法改革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实验室仪器的台套数,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种类与复本要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的网络资源建设应符合教学要求等等。但教学方法改革还需要营造更加浓郁的改革氛围,包括学校的制度环境要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学上教师要有更多的自主权;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校院领导应经常关心教师的教学改革情况,倾听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还应该利用多种媒体,对教学方法改革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为教师们营造一个以倡导改革、支持改革、以改革为荣的外部环境。

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共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模式。然而,教学方法改革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也存在许多的共性。判断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或者评价一种教学方法改革成功与否,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内容。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既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宗旨,也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遭人诟病,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成了观众、成了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没有话语权。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非此,则不能算作一次成功的教学方法改革。

广泛参与的教学设计。学生是教学的目的,教学是为了学生、为了学习,很难想象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能让学生有动力、有兴趣学习。没有学生参与的知识,是被灌输进去的知识,是凝固的知识,也是容易被遗忘的知识。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才能找到学习的感觉,激发学习的动机,产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实践的内容安排。学以致用,讲的是学习目的,如果学的东西不能加以运用,就无法变成自己真正的知识。从学习过程看,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观点的解释,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即在“做中学”。我们的许多学生从家庭教育到中小学教育就缺乏实践锻炼,不仅缺乏基本的学以致用的实践,连基本的生活实践也严重不足,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的安排应该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大亮点就是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

注重过程的考核指标。有学习就有考核,而考核是学习的风向标,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考核的目标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考核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既要看学得怎样,更要看怎样学习;既要考查学生的显性学习效果,还要考查学生的隐性习得,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需要教师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艺术需要教师付出丰富的情感与宝贵的心血。因此,促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要唤醒被个别教师遗忘的“教学良知”,重新拾起属于教师的那份表现在教书育人事业中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清高,再度珍视被人忽略的为人师表的荣耀。还要唤醒学生被长久压抑的主体意识,交还学生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自主权,精心培育、小心呵护一颗颗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的年轻之心。让学生去促进教师与教学,让教师去促进学校与管理,这既是学校发展的正常逻辑,也是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改革“长治久安”的合理解释。

(来源:2012年第18期《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