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

2014-06-10

一年级新生适应是大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调研,有超过1/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学习;有6.6%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很重,33.1%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比较重;有20.4%和39%的同学对学习分别表示非常紧张焦虑和比较紧张焦虑。另外,新生的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新生阶段的各种不适应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第一学年,如果处理不好,还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四年的学业。

国内外大学的实践证明,开设新生研讨课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该课程面向全体新生,为必修课程,课程一般按照15人编成一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明确一名主讲教师,该老师同时受聘为新生导师。

课程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为学生释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师生的直接互动。课程内容方面,新生导师根据课程情况,可自主设计主题,但有别于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体系,新生导师通过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重点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增进专业认同和学校认同,培养学术兴趣。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为案例,分析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总结新生研讨课开设经验,以期对开好新生研讨课提供借鉴。

一、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为调查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在新生研讨课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面向2012级全体新生进行了新生研讨课和新生导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52份,问卷回收率为81.02%。在2352个有效样本中,男生占39.51%,女生占60.49%,男女生性别比为1:1.53。平均年龄为18.4岁,85.2%的学生为18岁和19岁。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新生研讨课教学基本情况

(1)新生参加研讨课单次课的上课时间。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时间以一次课1.5~2小时为主,其中有62.30%的课程时间安排在1.5小时左右,16.93%的研讨课时长为2小时。另外,也有11.73%的研讨课时长为2.5小时,9.04%的研讨课时长为3小时。

(2)新生研讨课的上课地点。新生研讨课的上课地点较为多样化,但教室和会议室是新生研讨课上课的主要场所。有75.81%和38.35%的学生表示在教室和会议室上过课,有2.93%、9.74%和5.57%分别表示在咖啡厅、户外或其他地点上过课。在“其他”选择中,同学填写的答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画室、机房、博物馆、剧院、公司、银行等地点。

(3)新生研讨课的授课方式。新生研讨课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座谈互动是新生研讨课的主要形式,有高达77.12%的学生表示以此方式上课,47.60%的课程采用过教师讲课的方式,另外有14.47%的课程采用过除教师讲课和座谈互动之外的其他授课方式,从学生的填写情况来看,这些授课方式主要有:参观、交流互动、学生课堂展示、讲座、邀请师兄师姐传授经验、举办小组讨论会、外出调研考察等等。

2.新生对研讨课的认可度和重视度

新生对于新生研讨课的认可程度相当高。有46.18%的新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41.96%的新生认为可以开设,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的新生只有2.35%。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在开课学期所有课程重要性排序中,将新生研讨课放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有11.01%、11.94%、19.58%,合计42.53%。

3.新生对研讨课的满意度

(1)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新生对研讨课内容的满意度较高。对课程内容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同学分别占比26.40%和48.64%,累计75.04%,只有3.83%的同学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2)对时间安排的满意度。学生对课程时间安排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6.11%和38.90%,累计55.01%,与课程内容的满意度相比较低。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同学则占到15.94%,可见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课程设置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学生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较高。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分别为22.87%和46.09%,累计68.96%;而表示一般的为25.77%,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只有5.27%。

(4)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从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来看,全校的新生对研讨课教师的评价非常高,其中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44.66%和47.21%,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占了1.36%的比例,并且性别的差异并不大。

(5)总体评价。新生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总体满意程度很高,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为25.95%,满意的比例为51.87%,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比例分别为0.64%和2.74%。有20个专业100%的新生对研讨课都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有11个专业表示对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新生占总人数的90%以上。

(6)开设效果。有86.58%的新生认为新生研讨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3.42%的新生则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新生中,提出了老师应充分备课、加强师生互动、丰富上课形式和内容、每次上课固定主题等建议。

(7)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排序。根据以上结果,学生对研讨课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任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时间安排。其中任课教师满意度近92%。教师是研讨课开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尽管是第一次开设,课程建设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由于授课教师的投入与引导,新生研讨课的总体满意度近80%,对开设效果的满意度达近87%。

4.学生在新生研讨课上的主要收获

在问卷中,我们给出六个选项让学生进行排序。从全校来看,有43.52%的同学将“对专业概貌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这一选项排在第一位,在所有排在第一位的选项中比重最大。也有22.04%的同学把“加深了对同学的了解”排在第一位。

排在第二位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选项是“从中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升到大学阶段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28.51%),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最大的选项是有机会与教授、专家、知名学者直接互动(24.25%),第四位里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增强了沟通能力(32.56%),第五位是有机会与教授、专家、知名学者直接互动,所占比例最大(29.33%),第六位则是其他所占比例最大,选择填写其他内容的只有84个同学,但是内容大多与前五项选项的内容有所重复。

二、对开设好新生研讨课的建议——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生非常渴望针对他们特点和需求的新生研讨课。作为进入大学后的一项全新体验,新生对于研讨课给予高度重视和期望。尽管新生研讨课在课程开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如何丰富授课形式、设置教学内容,如何增强教学实效以及研讨课开设效果的持续性及与后续课程衔接等,但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全部小班授课,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复合多样等新生研讨课建设模式得到新生的认可,学生对研讨课的整体满意度也较高。新生研讨课基本实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学生对于新生对研讨课在促进自身角色转变、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增进专业认同、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学术兴趣、密切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作用表示肯定。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建设情况,我们认为以下经验可供借鉴:

1.课程定位

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不同于一般的新生入学教育,也不同于一门学术性课程,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一种混合型的研讨课。课程与新生教育有效衔接,不重复班主任、辅导员和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完成或已经完成的工作,课程主题设置较为综合,但更多地偏向于解决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学术性、学习性适应问题,突出研讨课设置的意义。其承担的职能包括:观念上,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理解大学精神;方法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生存基本技能(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专业上,促进专业兴趣和知识兴趣,让学生了解专业及专业的发展;学术上,了解和尝试学术研究基本方法,通过与名师的接触,名师的“言传身教”,促进师生交流,让学生更多地沾染“学术气”。由于新生研讨课主讲老师同时担任新生导师,新生研讨课的各类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外,所以,不仅限于学术问题,新生其他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2.课程教学组织

(1)授课地点。研讨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因此需要营造师生沟通的良好教学氛围,因而适合研讨的教学场所是关键。建议研讨课安排在专门的研讨教室,或安排在活动桌椅的教室或会议室、学生发展辅导室等,如果使用教室,应避免使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布局,重新摆放桌椅,建立圆桌或其他更适合课堂讨论的桌椅布局。此外,由于新生研讨课形式多样,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改变教课地点,到教室外甚至是校园外完成课程研讨内容。

(2)教学内容。新生研讨课课程内容建议包括大学生活适应指导、研究型学习适应指导、学科专业知识入门等几个方面。大学生活适应指导主要包括对大学的认知、对高中被动学习和大学自主学习方式的差异的认知,如何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时间等。研究型学习适应指导主要包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学科专业知识入门可以以学科基础入门书籍或是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问题出发,学会选书、读书,学会思考,并从大一开始养成经典阅读的习惯。由于每个专业或班级学生情况不同,教师在确定课程主题时,可参考以上内容,根据学生需求自主确定。

(3)教学引导。新生受中学阶段教育的影响,习惯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比较陌生,加之大一新生尚缺乏对于专业领域的基本了解,有的学生不会提问,有的不敢提问,在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明显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专业问题,但又非常关注许多关于人生、理想、职业规划甚至感情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引导比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求他们需要的东西(what they need)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what they want)。如杨慧林教授建议的那样,可“从关联于社会生活的学术话题入手,充分发挥优秀学者的学术示范作用,既为经师、又为人师,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领略人大的学术格局、感受名家的学术风采、获得纯正的学术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人大的认同、对学术的敬畏、对学者的仰慕,培养并保护他们的学术兴趣,帮助他们‘取法其上’。如此,则吃茶说法皆有禅机,举手投足都是引导”。

3.新生导师遴选、培训及激励

(1)师资选拔。优秀的主讲教师是课程质量的保障。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应是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学术修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与学生沟通,保证研讨课主讲教师高质量、高水准。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聘任179位优秀教师作为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和本科新生导师,他们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56人,讲师2人,有89人曾获教学奖励。

(2)教师培训。研讨类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有一套相对独特的方法,如果研讨课组织不当,或研讨流于形式,或容易回到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因此,开好新生研讨课对教师要求较高。学校应加强对新生研讨课教师的教学法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激励。新生研讨课要做到全覆盖,核心问题是学校优秀师资每学年连续开课,所以学校的导向和激励政策非常重要。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因为新生研讨课难度比一般研讨课更高,在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为重要,因此,学校精心选择导师,并对于入选为新生导师的教师,由校长颁发聘书,增加导师的荣誉感。教师承担的新生研讨课除计算工作量外,学校配备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并为有需求的教师配备助教。这些措施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证了课程开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课程管理

(1)教学指导性大纲与教学规范的建立。开设好新生研讨课,必须建设新生研讨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大纲的准备、课程成绩评定、课程时间安排、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从学校或学院的层次提出原则性要求,以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师教学组织。但由于新生研讨课新生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学校要求适当调整相关内容。

(2)新生研讨课评估与总结。虽然新生研讨课教学方式以指导为主,主题较为灵活,但作为一门计学分的课程,评估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指导效果则需要以可测量的评估形式。在效果评估方面似不能单纯考量是否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新生研讨课结束时也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等多种评估方式,在新的工作方案中,学校还推出新生研讨课的过程评估,以保证课程持续改进。

5.新生研讨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及课程效果的延续性

研讨课在国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但总体来讲,各大学研讨式课堂所占比例并不高。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只是一个引子,为新生在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做了一个铺垫。大学开设的其他类课程也应该多采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术水平。这些课程与新生研讨课此呼彼应,形成合力,巩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成果,逐步将新生研讨课的影响延续和扩大,使“每门课程都给学生提供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

(来源:2014年第2期《中国大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