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策略

2014-10-10

课堂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知识的获得、兴趣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道德品格的塑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学生普遍存在着课堂效率低下的状况。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无趣,需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带着对课堂效率的关注,笔者走访了哈尔滨市的5所大学,并对其大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发现,影响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课堂教学缺乏魅力,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课上内容。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一种内驱力,能够从学生内心激发出他们想要学习、想要获取知识的渴望。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假如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没有兴趣,就很难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提高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丰富性、表现性、参与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自觉自愿地参加课堂活动。首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点的话题,用自己丰富的语言和充满愉悦的表现力来充实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熟练掌握教学媒体设备并将其较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采用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挑战性的提问或者分组活动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要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精致的总结、巧妙的设问,将学生带入到各种情境中,这样学生不仅能赢得好的成绩,还能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其次,教师应注重将学生的“机械学习”转化为“有意义学习”。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转化,在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后科学地组织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使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知识建立联系,最终形成新的认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道路必然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正确设计并选择好“先行组织者”,让它在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充分的思考获得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在使学生在获得真知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具有深远影响,它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激发出学生发自内心学习的渴望,由被动变主动,完成学习效果的成功转化。再次,要主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真实需求,并努力满足学生已有的学习需求。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到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其主要的途径有: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情况、流露出的情绪、听课的表情以及提交作业的质量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内在真实需求为导向。关于需求教师还应该明白,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有的想获得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有的想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认同,有的希望能够成功和成才,等等。要科学、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进行教材改革,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有的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需依据学生具体需求创新课程

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调整不及时,就业压力大,学哥学姐们的就业压力以及艰辛的就业状况对学弟学妹们的学习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脱离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满足不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兴趣需要,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某些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落后、任课教师古板的教学方法等情况,已经远远不符合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近观美国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我们了解到,“美国大学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模式主要有四种: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和核心课程型。这几种课程模式设置的共同点为:重视通识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学校由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培养逐渐转变到综合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的发展,课程内容更加人文性、开放性和现实性,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平衡性”。我国的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应该考虑到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在开设某一门课程之前,可以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作为参考,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参照英美等国家的课程设置模式,吸收他们值得学习的方面,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在课程改革中,以基础核心课程为主,围绕选修、必修等多种课程类型共同发展。积极构建全面并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不偏颇,要重视人才整体素养的提高。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预制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发“生成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需求,与学生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可以进行取舍,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起共同愿景和密切联系,以预制课程为基础,同时增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拉近所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生成新的知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教材内容更加多元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会进一步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再创新,把“以传递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以对话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这样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能使课程模式完成由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再到创新课程的进化。新时期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鼓励高校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多少人才,我们就培养多少人才,这样既符合市场需求规律,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高等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同时,还要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行业间进行相互合作,互相扶持,创建对口实习基地,根据社会需求优化整合课程专业结构设置,从而获得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赢得市场竞争力。

三、上课观念有问题,需提高课堂学习责任感与投入程度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把学习和教育当作谋职的一种手段,“升学谋职、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让一些学生只看到眼前暂时的功利,这使得有些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目的产生错误的认识,没有正确的课堂学习价值观,也没有对课堂学习的责任感,对课堂学习投入程度不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忽略了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认识,缺乏对学习本身的价值追求。这也是现今我国大学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大经济学教授苏剑曾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指出:“高等教育平民化,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成为中国的最基本的劳动力。当今中国不缺少大学生,缺少的是民工。”新的读书无用论更是对读书所带来的收益持否定态度,过高的高等教育支出与日益微弱的教育回报率矛盾十分突出。这就间接使部分大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论断产生了质疑。大学生出于对物质利益考虑的动机放弃在学校学习而选择进入社会,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人的一切行为皆以有意识的动机为先导,而动机出自于人的需要。社会对于个人的需求存在着制约和激发的能动作用,个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个人的动机来自于外部社会的诱导。”所以大学生才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忽视了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而只在意短暂的利益。

“教育的本质在于‘树人’,这不仅是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授,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塑造。”首先,教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课堂学习的新观念,提高课堂学习的责任感,增加对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这样才能改善其学习动机的品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课堂学习的新观念,即是将传统的“升学谋职”转变为“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理念。学生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以一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去学习,就会忽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培养学生、关爱学生。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可以说课堂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教学质量优劣与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人生状态,要“过好课堂的生活,过高质量的课堂生活”,要让学生的大学生活过得积极、有意义并且有价值,让他们能够尽情书写他们青春的色彩。其次,应该把工具理性价值观和价值理性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工具理性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它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都深受市场观念的影响,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念。而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学生根据自身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为基准,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会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有效手段。工具理性价值观使得当代大学生过度看重现实利益,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方面都时刻以利益为重,把利益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造成了他们目光短浅、缺乏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难以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教育不应该是把学生塑造成单向度的人,它应该坚持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我们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课堂学习观念,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事、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合理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全新的课堂学习观念将会推动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影响他们的学习投入水平,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课堂评价不给力,需创建全新的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考核评审制度是以笔试为主,平时上课点名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70%,且这30%的考核也形同虚设,一考定成绩。课堂评价不给力,考核体制比较单一,考核内容也仅仅限于书本中的显性知识,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只要背一背就能通过考试的想法更加根深蒂固。学生与考试之间就变成了很直线式的“背书—应考”关系。

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对于教师的考核方法也不容乐观,考核内容多半在教师的课时量、科研成果上,对于教学质量的考察却很少有人去关注,教师只关心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是否上足了课时,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标不予重视,由此导致教师很少下功夫研究课堂教学,很少费时间认真备课,而是常年如一日地重复着“一言堂的讲授”,甚至懒得管学生,更不愿意费神费力地组织课堂活动。

通过以上访谈我们可以发现,现行高校对于学生评价的内容结构存在明显缺陷。陈旧落后的考核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合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长远的发展,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即“评价不等于考试”。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法中,应适当增加过程评价、成果性评价、全面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并以此创建全新的评价体系。改进措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目标,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内容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诸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学生考核这方面,增加“30%”的考核力度,变更原有的3∶7的考核比例,适当弱化笔试成绩所占的份额,增加口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结业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评方式。例如,可以把完成一次小组讨论汇报作为考核内容,鼓励学生开拓思路,转换固有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充分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在总结归纳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想法,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统筹的能力,一箭双雕,事半功倍。再次,完善“学生评教”的机制,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高校应切实研究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学生评教对促进教师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评教并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分数高低问题,更不是意味着分高即能力强的问题,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评教后,能够发现教师工作的不足以及相应的学校管理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且完善学校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性质与质量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与质量,课堂教学的效能决定着学校的整体效能。”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在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致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深刻性、丰富性、前沿性、生动性、创新性与积极性,以期能够共建一个课堂效率高、学习氛围好、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能够良好互动的高质量课堂,并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成长成才的优质环境。

(来源:2014年第9期《现代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