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让“身体”回到教学

2015-03-19

人的问题是教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其实质是“让人回到教学”的教学哲学的变革。之所以变革是因为,“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一种人不在场的“从文字到文字”的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来自于语言文字,而不是学生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它看似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为目的,看似学生的思考水平达到了应有的学术水平,但因学生缺乏亲历、参与、质疑、探究、调查,其理性思考浮于表面,使其在真正的学术研究中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操作能力。这种“从文字到文字”的教学,重视教师对既有文化的掌握以及传递给学生知识的多寡,重视学生对既有知识的记忆和行为规范的重复,学生终究不能获得与语言文字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情境性经验,不能真正理解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丰富意义和内涵。这种“从文字到文字”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左。质言之,从文字出发的教学,究其根本强调理性主义,是身心分离的结果。认为,心比身重要,理性更可靠,知识的掌握是心的事情,大脑的事情,而情绪、知觉、直觉、体验、经验只是辅助知识掌握的工具或手段,身体排除在掌握知识之外。为此,新课程倡导人回到教学,变革“从文字到文字”的教学哲学,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从探究中学习的根本就是让作为主体的人的身体进入到教学之中。

一、教学中的身体从放逐到回归的历史探寻

自从柏拉图认为人的身体感知不能到达精神世界、洞察真理以来,教育就被视为摆脱身体欲念和情感干扰,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来认识事物的共相、理念和精神的过程。身心分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此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杜威等教育先哲们在研究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缺乏身体的感知并不能认识事物,并探索直观教学、做中学等方式让身体回到教学。这也使研究者认识到,身体回到教学的研究是研究者不断深入认识人心、研究人性、发现人潜能的结果。

(一)夸美纽斯“感官——记忆——理解——判断”的直观教学过程

夸美纽斯凭借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类比方式提出,“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智慧的开端就是在于真正知觉事物本身”。为此他说,“假如能使孩子首先运用他们的感官,然后运用记忆,然后再运用理解,最后才运用判断,这样才会次第井然。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然后才由想象的媒介进入记忆的领域;然后才由具体事务的探讨对普遍生出理解;最后才有对业已领会的事实的判断。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牢实的确定”。“教导应该尽可能通过感官去进行……听觉应该永远和视觉结合在一起,舌头应该和手臂联合训练。所教的学科不仅应该用口教,这只能顾到耳朵,同时也应该用图画去阐明,利用眼睛的帮助去发展想象。此外,学生应该学会用他们的嘴去说话,用手去表示他们所说的话,所以,在学过的东西没有彻底在眼睛、耳朵、悟性和记忆呈现以前,任何课都不能进行”。因为他认为,记忆只是我们用别人的眼睛看,用别人的脑筋使自己变聪明。这种方法不能教人们去发现源泉,从源泉引出流水,而是从别人那里取来水摆在眼前还以为自己发现了水的源头。

夸美纽斯对直观教学的论证冲击了知识来自于神的启示这一传统认识的禁锢。在文艺复兴张扬人的大旗下,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教育从属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并在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感官是产生认识的本体,教学要从感官开始。犹如英国教育学者基廷评论“夸美纽斯就其思想的深邃,见识的卓越,涉及领域的广阔,乃至实践经验的丰富及其理论的可行性来说,教育家中没有哪一位可以企及”。但夸美纽斯的伟大并不掩盖其时代认识的局限。在夸美纽斯看来身体和灵魂是有联系的,但二者是不同的事物,身体附属于灵魂,处于次于灵魂的位置,是灵魂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灵魂便会听不见、看不见,说不出,做不成,想不了。工具是否被使用和如何使用要听任灵魂的调遣。身体是被动的,次属的,是外界事物的反应器、接收器和加工器。人其实是凭借理性才能称之为人,身体只是灵魂的住所。这样的人是精神和身体分离的人而不是肉体和灵魂融合在一体的完整的人。

(二)裴斯泰洛齐强调感觉印象的直观性教学原则

裴斯泰洛齐在自然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寻找恰当教学规律时声明,他确立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教学的基础是感觉印象,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的直观性原则。因为“所有的知识产生于感觉印象并又可追溯到感觉印象”。“忽视了作为教学最高原则的感觉印象,它全然没有对知识的原型给予充分的注意”。“如果没有感知事物对事物作整体观察之前就作出判断,这种判断看似成熟,但只能看成一个被虫蛀了的只是外表成熟,不到时候就从树上落下来的果实”。在直观性教学原则指导下,裴斯泰洛齐认为知识的来源有三个:其一,大自然;其二,人的感觉印象的能力;其三,人和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人获得知识是否能清楚认识取决于大自然接触感官的距离,距离越近越清晰越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需要教师从数、形和词的角度进行理性引导。他肯定人的身体有感觉印象的能力,它不是被动地参与认知过程,而是积极主动、能动地与外界事物、大自然进行互动,身体感知外界事物是知识产生的基础。这也是所有评论者认为他的直观性教学是能动的,而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是被动的主要原因。但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原则依然摆脱不了再现式的反映论的局限,知识是外在于人的等着人去发现的东西而不是主体建构的结果。

(三)杜威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教学

杜威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片面地重视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性发展,破坏了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的基础上,主张学生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而得以发展。经验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在杜威眼里,经验不仅是人与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包括人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经验具有连续性和相互作用的特征。从而“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种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这种经验不仅有个体的体验还有社会文化的遗传,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相互作用,使学生摆脱了个体经验的狭隘,遗传了种族经验、社会文化的印记,扩大了经验的范围。他批判把事物放在儿童眼前让他去感知,他就能把观念印入他的脑海,这几乎是迷信。强调个体经验中思维和理性发展。当学生从感知事物的兴趣之后,只有逐步地转移到对事物的研究,研究事物的性质、意义、结构、原因和结果等等,才能从具体到抽象,才能逐渐到理智的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的一面。而且,教师需要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从中抽取一切有利于建立有价值的经验的东西,并使学生从关注事物本体上升到观念的水平,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逐渐形成抽象能力,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不可否认,他用经验打破了身心二元论,凸显了身体与外界相互作业中的主体性,深化了对人的认识;他强调经验的相互作用的建构性、反思性和连续性,凸显经验的基础性,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他强调从做中学发展人经验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以扩展官能心理学的局限性。

二、教学中身体的再认识——身体回到教学的哲学思考

当代哲学研究的议题逐渐回转到人的身上,其中把人的研究落实到人的身体进行研究最为有名的非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莫属。他以知觉现象学而闻名。他主张人首先是以身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意识的方式和世界打交道的,身体是融合身心统一的切入点、媒介和通道。身体既不是客观化的也不是主观化的,既不是内在的也不是外在的;既不是心灵的也不是纯粹生理学意义上的肉体;自我和身体关系不是纯粹自我与一个客体的关系,而是作为主体和作为客体的交织使它与世界共存于同一现象,我在我的知觉世界中用我的身体与世界打交道。身体超越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含混的存在。这种含混超出了身与心的二元对立,人通过身体这个媒介把人、世界和意义统一在一起。其具体含义主要以下所述。

第一,身体具有认知能力。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依靠运动和知觉来认识世界及其意义。也就是身体的在场把人从孤立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身体的感知与其他事物之间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不是感性事物侵入有感觉能力者,而是在感觉主体和感觉事物的交流中,知觉的意向性通过身体动作的实施得以表达;这种联系不能说一个起作用而另一个承受这种作用,而是通过身体知觉把人与世界规整到一个统一的意义之中。从现实来讲,人对事物的认识来自于其身体结构、身体行为和身体感受,并以此为标尺来解释和界定世界万事万物的名词、概念和范畴。身体给我们提供了最始源的认识,它是意识和身体的辩证统一。

第二,身体具有主体性。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就是在能见者和可见者之间,在触摸者和被触摸者之间的一种交错,是灵与肉的交织。身体不是纯粹意识主体静观、俯视世界的方式将人卷入实存,而是以这种含混的方式、行动的方式,使身体具有主体性。身体最初主体是自发的身体意向性而不是意识的表达,身体对世界的知觉不是主体明确的意识,而是我身体意识的最初的形式规定的图式结构和身体最初的纯粹运动经验。身体最初的运动经验的主要特征是能感知、能体验,并将意向性体验的结果回到自身,并能自发地、沉默地组织我们的知觉生活而无需明显的知觉表征和明确的意识努力。这种最初的运动能力使世界通过身体意向与身体相连,主体和世界之间的膈膜消失,人直接面对事物本身。

第三,身体具有意义。梅洛-庞蒂承认世界的变化和身体的运动带来意义的发展形成意向弧。意向弧是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物质环境、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在人身体中的投射,是习惯身体和当前身体的整合一体化。也就是说,在意向弧的发展中,人置身于世界之中,其实是置身于意义之中,人的身体感官和世界文化意义达到了统一,身体把握了世界,并与世界融为一体。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作为意义世界的媒介,拥有一个身体就意味着卷入了一个确定的情境之中。世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被理解。世界是和人知觉相联系的整体世界,意义通过身体的行动得以彰显。即:身体、世界和意义不能分离,而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身体承载表达意义,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意义的传递和回馈使身体不断重建自身。

三、身体回到教学意味着什么——身体回到教学的理念

梅洛-庞蒂用身体来解决身心二元论的哲学问题,对变革现今的教学哲学——让“身体”回到教学有以下启示和意义。让“身体”回到教学,变革从文字到文字的教学,不是把教学转向“从事物到事物”,让学生身体亲临教学现场教师任其发展而不破坏其自由的放羊式的教学。也不能认为感性比理性更重要、身体比心更重要、身体比知识更重要。不是要把知识、身体、世界在教学上对立的思想调和起来,寻找两全齐美的中庸之道或各美其美的“和谐”之道。也不是归并组合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教育思想的观点。而是希望从实际的教学现象和问题出发,探讨解决问题的历史脉络、理念实质和行动策略。也就是说,在强调统一性、理智性、规范性的现实教学中让人回到教学,体现“以人为本”教学,就是让身体回到教学,使师生直面事物本身,认识事物并理解其意义。

(一)身体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相互作用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世界的,教学的出发点不是课本、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学生身体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相互作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生发自己对事物的原初性的感受,表达身体对事物的体验,激发他的感性思维和内在探究事物的渴望和能力;而不能用概念来代替学生的知觉,不能用语言来代替事物本身。用教学活动、教学情境和生活情境来刺激学生的身体感知,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手、身等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知觉外部世界,注重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身动的互动和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能自然地释放身体和情感,提高学习质量。

(二)通过身体确定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身体,教师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和学生。如果一位教师不能深刻体会自己对世界的体验和感知,就没有办法理解学生感情、态度、兴趣和特点,就没有办法和学生在理解一些事情上达到共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成为自说自话的独白式教学。如果教师认为知识来自于课本,学生对世界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就被悬置,学生在教师的眼里就是千人一面的“无面人”,教学就会被记忆和重复所占据。知识是依赖学生身体的感知而真实存在的个性化的建构的知识,不是外在于人的。认识学生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释放学生与大自然、社会、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丰富升华情感,形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并赋予世界新的意义。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和学生交流对话自己对世界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才是对话式的教学。

(三)通过身体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身体认知和逻辑认知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教学认为,身体是物质的,身体不参与意义的创造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就是身体的参与。而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身体的感受和认知,那么认知就会流于狭隘和肤浅。如果教学只有抽象的记忆和重复的训练,那么认知就会流于学究和迂腐。身体认知和逻辑认知是人的两种认知形式和结果,这两种认知在人的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没有高下、贵贱之别。逻辑认知是认知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全部目的。身体认知是逻辑认知的基础,逻辑认知是身体认知的结果。两种认知在生活中密切联系,一个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这两种认知是教学追求的目的。通过身体的教学促进学生身体认知和逻辑认知相得益彰地得到发展。

四、身体如何回到教学——“身体”回到教学的路径

(一)教师和学生作为“陌生人”直面事物本身

梅洛-庞蒂认为,人要原初性地体验世界才能直面事物本身。教师和学生作为有生活经历的人如何直面事物本身?美国学者格瑞尼1973年提出来教师做为“陌生人”的策略。教师和学生作为“陌生人”才能直面事物本身,认识事物的本质,确立自己是认识主体的地位。教师即陌生人就是教师在面对陈年老调、平庸无奇、平平常常、毫无新意的事物从陌生人的角度重新来体验事物和事件,发现自己从未仔细体验过的隐藏的事物,发现自己以前忽略的应该注意的教学细节,发现学生的感受和心情,发现从人的角度来分析教学内容带来的欣喜,发现先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重新诠释和组织自己的教学世界,用新的眼睛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看到不同寻常的教学情境、内容、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学生成为陌生人,就是指身体是学生在世生存的根本,学生从身体主体感受出发,充分运用身体感受事物,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重复课本上的话,或者说大家认为正确的废话。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自己的独特体验,使自己的体验打上个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烙印。学生从身体感受出发,直面事物本身,在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情趣,认识自我。

教师和学生在长期说别人话的影响下,常常把别人看到的东西视为自己看到的东西。教师和学生成为陌生人,就是把自己放置到第一次体验事物的陌生人,而不是似曾相识的老熟人来面对事物。教师和学生成为陌生人,需要做到虚静心态。摆脱书本至上的思想,去除统一化的魔咒,让主体内心空明清澈,直面事物本身而不是人云亦云。教师和学生成为陌生人,就是要主体去蔽。就是说,直面事物,全面考虑,避免片面化,做到孔子所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指不能以意为之,而没有根据就下论断;毋必是不能武断,不能以不完备的知识,不合理的见解来做定论;毋固是指不固执,不拘泥胶着,不钻牛角尖;毋我是指不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祛除各种遮蔽,才能清明在躬,洞烛万象。

(二)通过身体进行探险之旅

在知觉现象学看来,学习过程是个人通过身体知觉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基于一定环境,学生通过身体来探寻知识的不确定性,表达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不是熟悉常规的复制和既定程序的重复,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一个冒险之旅。在探险之中,师生与社会、教材、他人、大自然偶然相遇,惯常的框架不能僵化自己的感受,每次偶遇都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看到的不是一群脸庞相似的教学对象,而是全身洋溢青春活力的各有特点的学生;并发现学生在看自己,自己在学生心中也有不同的形象和角色。学生会感受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自己心智的影响,也会感受到他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来自于他特定的文化与惯习。使感受和理性协同共舞,就像一部富有激情的交响乐在内心奏响,使先前沉闷呆板的日常教学走向神奇而富有活力的精神之旅。

教学过程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渐进式的觉知,觉知的变化意味着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知觉使其朝向真、善、美的方向转化和改变。每个人都是通过教学启动自我追寻的历程。学生对自己经验历程,知觉认知、信念、情绪、态度产生的过程及其方式进行反思,了解其中某些意义是如何生成积累出来的,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自己的内在时间里,进行内在的思维旅程,帮助学生产生整合的完整的美感经验,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通过身体把教室与自然联系起来,把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

根据梅洛-庞蒂强调知觉优先论与当下的课程改革反对轻视身体的感受能力、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的意图不谋而合。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对既有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抽掉个人丰富与多样的体验和感悟,知识就会变得客观、抽象、系统、不易被人理解的死板的无生命的教条。变革传统理念,认为教学是人与自然、他人、社会、自我相遇与对话的过程。让身体回到教学,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感受能力;不是让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感官知觉层面的主观臆断,而是在与环境、意义互动中发展学生的理性意识,发展学生抽象能力获得对事物的本真理解。为此,身体回到教学,一方面,拓展教学的范围把教室延伸到窗外,把学校延伸到社会。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拥抱世界。犹如斯兰特瑞所言,世界是我的教室,而艺术则是我探究此场域的载体,我的目标是督促学生将课程的学科材料与周遭社群的生活世界经验进行联结。另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叙写自己的生命故事,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叙说与表达之时,学生进行重新体验,使过去的经验和想象的经验互动中融为一体,保留知觉精华,认识事物,发现自我,润泽课堂,滋润教学和生活,学习内容不排除体验感受和生活世界,学习方式也不受制于逻辑思维或屈从于工具理性,使学生的学习有根基、有活力。在扩大学生经验范围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知觉和主体发展,善于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觉经验,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次级经验和抽象思维,促进学生获得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改变一个人业已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缓慢和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要改变教学认识论的理念,其缓慢、复杂和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当下的教学现状总是要改变旧的东西并融合新的内容,才能不断获得解决当前教学问题的新的理念、手段与方法。

(来源:2015年第2期《全球教育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