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论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演变与协调发展

2015-09-09

高等学校里的教学(文章特指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变化在世界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也走过不少弯路。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值得人们去研究。

一、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之前,鉴于当时国家经济建设亟需专门人才的状况,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对于高等学校是否应该从事科学研究,国家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少数文件中提到少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适当从事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研究工作在高等学校并没有得到重视,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在国门遽然打开之时,人们放眼浏览世界,发现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与世界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奋起直追,把耽搁的时间赶回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经济水平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1978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该理论的号召下,作为在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的高等学校很自然地把科学研究列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由此开始,科学研究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日益上升,而教学工作的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发展到现在,本科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里虽然表面上似乎得到重视,但实际上却是被忽视,不少教师对于本科教学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并没有把主要精力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学生对此表示十分不满。

实际上,在欧美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中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也大致经历过从重视教学到片面重视科研的过程。在洪堡(Whilhelm Von Humboldt)创办柏林大学之前,欧洲高等学校一直保留重视教学的传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对于科学研究则并不重视。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在高等学校里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科学研究从此在高等学校里开始生根、开花、结果,一时间柏林大学成为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效仿的对象,德国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而令众多学子、学者向往。由此开始,高等学校里的科研工作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教学工作也就相应地被冷落。高等学校由片面重视教学这个极端走向片面重视科研的另一个极端。虽然许多欧美的著名大学试图改变这种片面和极端的状况,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说,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仍然不乐观,这几乎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校心照不宣的窗户纸。

由此可见,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欧美高等学校虽然也未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采取了不少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种片面性的发展势头。我国高等学校在面临同样问题时,大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很多高等学校片面重视科学研究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致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质量每况愈下,现在是该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二、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方面的状况令人十分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投入普遍不足

出于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各高等学校无一不对科学研究工作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再到高等学校,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学校的科学研究方面,即便是以学科建设的名义所进行的经费投入,也都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管理方式进行考核。而学校的教学工作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每年的投入也大都是毛毛雨,教学经费的投入普遍不足,与学校的整体投入在比例上严重失调,教学工作所能享受到的资源也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和日益严重化的趋势,已经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学生们希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不正常现象。

(二)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实施的力度

现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表现为行政管理过严,学术管理不足,教师和学生难以参加到管理过程,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值得质疑。由于这些制度的产生过程缺乏师生的参与,所以这些管理制度就难以反映师生的真实需要和教学工作的实际。其结果往往是制度似乎很完善但实际上并不完善,制度定了一大堆,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却依然故我,毫无进展,教学环境依旧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也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甚至在很多学校还在逐步下降。

在教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个比较危险的问题,那就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薄弱,不少学校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并没有真正去实施,使得制度与实施之间成为两张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其中值得关注的原因则是某些领导或部门管理人员不能规范遵守,过多考虑了各种关系,而将制度变成可有可无的“虎皮”。

(三)教师与学生缺乏高昂的教学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中一个十分令人担忧的倾向就是教师没有教学积极性,对教学工作采取应付态度,只求把课堂教学时间消磨掉即可;学生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讲多少自己学多少,没有主动扩大学习知识面的欲望,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学习。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那么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就会变得遥遥无期。为什么师生都集体失去了教学兴趣,这是一个值得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其中除了因为20世纪末开始高校扩招而导致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过多地重视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并将教师的许多利益分配与这些考核紧密结合在一起,迫使教师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而无心关注教学工作。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应付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学生反映说,他们之所以考试要作弊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给他们传授到多少知识,为了考试及格,他们不得不作弊。这些学生的认识真的值得人们深思!

(四)培养规格模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本科生的培养规格在每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培养方案中都有文字性描述,培养规格至关重要,决定着培养工作的走向和目标。虽然这种文字描述比较简单,但却是专业培养的指南和目标,如果不能合理、科学地设计,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本科培养质量要求。可是,不少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规格的确定却十分模糊,主要表现为规格的趋同性,难以看出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和特色性。如果按照这样的培养规格来培养本科生,则专业性难以体现。

培养规格的模糊性和趋同性必然带来课程设置的趋同性。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有一部分课程相同(例如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但是课程设置太多相同,说明人们对专业认识不够,其课程设置也就难以合理。如果不能通过课程设置对两个不同专业进行一定的区分,那么所培养的学生的专业性也就难以区分,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也必然难以保障。

(五)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几乎成为我国本科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学校的教学内容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当然基础学科和经典课程除外),学生接收不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不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态势。这种现状的存在和蔓延,与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速度和势头是相悖的,也与国际化高等教育的要求相矛盾,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在本科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大多数教师仍然满足于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不思改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枯燥无味和痛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他们学习的最大特点在于学习过程的研究性,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才会自然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教师们为什么不能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手段带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呢?

三、正确认识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解决人才培养工作中诸多问题的前提,高等学校之所以出现片面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将教学和科研视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工作,在主观上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教学与科研变成了一种选择性关系——要么重视教学、要么重视科研。为此,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重新审视高等

学校中的教学与科研的本质关系。

(一)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高等学校的功能由原来单一的教学职能发展到今天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4种职能并存的过程,只是表明高等学校职能在数量上的变化——由少变多,并不能改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这一本质。也就是说,高等学校的功能无论是增加或是减少,它都必须是培养人才的。正因为如此,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必须始终坚持教学的教育性、科研的教育性和社会服务的教育性原则。所以,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不同于单一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而一定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形成的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教学与科研在人才培养上达到高度的一致和融合,在本质上实现统一。

(二)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科研是基础工作

无论高等学校的职能如何变化,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这个本质属性都不会发生变化,而培养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个方式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工作必然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工作。那么该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工作的性质及其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呢?文章专门对他们进行了比较研究(见表1)。

表1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差异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其他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科学研究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共同点就是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本质上都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其不同点在于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必须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这说明,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与科研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组织实施

人们通常总是将高等学校的教学视为人才培养的途径,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点,那么就会发现,其实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并非教学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种手段相统一,教学只不过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的手段或者说教学是人才培养较为直接的手段。如此视野下,人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判断——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当然也包括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组织实施。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在高等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人们就可以从教学、科研谁更重要之争,以及谁是核心、谁是第一等等一系列的争论中跳出来。

(四)教学和科研评价制度应该相互协调

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都是将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分开进行,两套评价的指标和制度也是各自为战、互不来往。如果从教学或科研的单一方面来看,每一种指标或制度都是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但是如果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把两种指标和制度融合到一起来看,两类指标和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遗憾的是,国内外高等学校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出发,从统一性的角度将两种制度融合起来考察制度和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或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制定统一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考核指标,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虽然我国学者尚未对这些问题做深入研究,但是普遍出现了我国高等学校在教学和科研制度的建构方面存在着不和谐甚至是矛盾的现象,这就是由片面重视科学研究而严重忽视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事实上成为可有可无、可以弹性的工作导致的。有鉴于此,人们呼吁高等学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统筹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方面的制度。显然,在这样的视角下建立的各项制度必定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

四、实现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措施

为了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转变目前存在的各种错误观念,结合上文的分析,提出以下5点措施:

(一)树立教学、科研高度融合的办学理念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高度统一性和融合性表明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然而限于人类自身的认识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割裂开来,并将它们的各自功能任意地放大、扩展,使得教学、科研职能相背而行,越走越远,以至于使得本来一体的两项工作成为水火不容的、不同性质的工作。人们对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的长期争论也由此而来,现在看来这就是人类自设的原本就不存在的伪命题,而人们却为此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弄清楚了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本质关系之后,人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树立教学、科研高度融合的办学理念,把人才培养视为学校的本职工作和核心工作。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有了上述认识,在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也要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即再也不能用割裂、单一的思维角度分别去看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而是要用融合的、整体的、系统的思维视角,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即便是制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单方面制度时,也要始终坚持统一性原则,把各种视角融合起来,避免出现各种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集中学校各种力量于人才培养过程,切实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整体素质。

(三)合理分配学校办学资源,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传统的、割裂的教学、科研观必然会带来学校资源分配的割裂和不统一,表现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就是重科研,轻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而对于教学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则是能少则少,不断压缩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资源共享空间,教学工作已经变得举步维艰、名存实亡了。这种状况当然不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他们对教学的敷衍和消极甚至厌教厌学的现象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快制定校内资源分配制度,在人才培养的视野下,重新分配各自领域的资源投入,确保他们能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合理的办学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交流与合作,人们可以研究高等学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上文中提到的重科研轻教学、相关制度的冲突等等),并通过研究最终解决这些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双方可以吸收各自的办学经验,完善各自办学中诸如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当然,各高校不能简单地向国外学习,也要把自身成功的经验有意识地输出去,展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五)科学设计培养规格,合理构建人才素质结构

人才素质的状况与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密切相关,高等学校应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端正办学理念,结合国内外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和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要求,科学设计培养规格,构建合理的人才素质结构。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虽然较短,但都经历了多种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这些为构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等学校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积淀下来的资源。

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关系的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全部彻底的解决。因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非完全来自高等学校自身,同时还来自高等学校外部的各种因素,只有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能彻底解决。有鉴于此,高等学校应尽可能减缓这种现象的严重化,尽可能使得它们更加和谐统一,而不应该放弃各种努力。

(来源:2015年1月第9卷第1期《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