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2017-02-13

一、引言

“互联网+”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扩散和应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能量,对各行各业的内在运行逻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聚焦教育领域,2015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领域的各个子行业、子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市场化领域,互联网教育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语言培训、职业培训、考试教辅等子行业涌现出了新东方在线、猿题库、51talk等一大批知名的创业公司,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的新兴产业。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慕课、翻转课堂等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纷纷涌现。本研究将聚焦互联网对高校教学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如何进行教学创新。重点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国外互联网教学创新的可资借鉴之处;第二,互联网对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包括教学形式的改变和教学本质的不变;第三,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提出具体建议。

二、国外互联网教学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改变人们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慕课、翻转课堂、远程教育、微课和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慕课和翻转课堂是国外高校教学应对互联网冲击推出的两种极其重要且广泛流行的教学创新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最早流行于美国,后被推广至全球,并得到了迅猛发展。

(一)慕课模式及其启示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充分利用互联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学习讨论在线呈现。慕课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教授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斯(George Simens)于2008年提出,后期,得益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名校的积极推动,在美国大学迅速流行并被推广至全世界。

与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慕课模式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和社群性等鲜明特点。第一,开放性。传统的大学作为一个封闭实体,其教学资源与服务具有专属性,非本校在册学生通常难以享受。而慕课的出现打破了大学教学的封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打破了大学之间的界限,分属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大学课程都可以上传至慕课平台;另一方面,打破了服务对象的限制,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可以自由注册慕课平台上的课程。第二,即时性。传统的教学场景是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面对一群学生传授知识。慕课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虚拟课堂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线学习人数也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第三,社群性。传统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局限于教师和数量固定的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局限在相对固定的人群之中。慕课改变并极大地扩展了原有教学的组织形式,几百人乃至上万人可以同时在线学习特定的课程,并且通过在线交流、论坛、社交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原来的单向线性交流转变为多向网络交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学习社群。

慕课模式对高校教学创新具有如下启示:从微观视角看,慕课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联与共享,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场景;从宏观视角看,慕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在国家、地区、学校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扩大了教育资源的供给并对大学相对封闭的运行现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受限于现行技术,慕课模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师生交互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大学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思维碰撞,以实现知识的创造。从目前来看,慕课模式所提供的交流模式以在线交流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容易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率均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翻转课堂及其启示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在讲授《经济学入门》课程时,最早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为:学生先进行线上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线下教学。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具体体现在:第一,课前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是预习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预先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掌握基础知识,并进行初步的思考。第二,课中环节。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讲授相关课程,实现知识的传递;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解答学生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第三,课后环节,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由教师进行批改;翻转课堂要求学生之间组建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基于上述比较和分析,翻转课堂并没有直接体现其字面意思,而是对传统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和优化,其实质是对教学时间这一核心教学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将时间和精力主要分配在课程知识的讲授和传递上,学生忙于记忆和初级层面的理解,师生双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互动交流,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创造等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翻转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交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从而释放出大量的时间资源,让师生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动交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翻转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慕课模式师生交互性有待提升的问题。

三、互联网对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

对于互联网对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互联网会取代教师的角色,传统的高校教学体系将会面临巨大的冲击。本文认为,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所面临的挑战,而忽视了其中的机遇。事实上,在互联网对教学场景、师生关系和教学过程等带来改变的同时,高校教学原有的教学本质和逻辑不仅没有改变,还得以进一步强化。

(一)教学形式的变化

1.教学场景的变化。传统的高校教学是以课堂为场景构建起来的,即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基于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教学场景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教材知识,建立关于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第二,教学的知识来源相对单一,课堂知识主要源自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是相对固定的;第三,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相对单一,只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关系。

互联网为传统教学场景带来了如下改变:第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知识传递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除传递知识之外,高校教学还要顺应大学教育中关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与其未来的工作实践脱节;另一方面,不能局限于仅仅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已有的知识,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教学资源的来源和范围,教师和学生可以便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获得国内外名校和知名教授的课件与授课视频;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课程学习的各种辅助教学资料。第三,教学时空的改变。互联网打破了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视听传输技术和在线学习系统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活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意时间进行。

2.师生关系的变化。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地位和职责分配。传统高校教学强调知识的传递,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师生之间是“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师主导型关系,其本质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传统师生关系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师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地位,教师处于信息的优势乃至垄断地位,学生处于信息劣势乃至空白地位。

互联网对于师生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师生之间的信息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有效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改变了师生之间在相关知识上的不对称地位。以高校教学中常见的案例教学为例,在讨论某一具体案例时,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手机迅速地获得关于该案例的背景知识及基本情况,还可以通过查阅各种网络媒体获得关于该案例不同视角的分析和评论。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掌握的信息与教师掌握的信息已相差无几,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迅速减少,乃至消失。第二,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关系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师生地位的变化,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型向师生对话型转变。教师由“知识的垄断者、教学的主导者”向“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反馈者”转变,师生关系趋于平等,使得“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成为现实。第三,师生之间的职责分配。师生地位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师生职责分配的变化。在互联网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备课和讲课,而是引导学生进入海量的学习资源库,依据课程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学生构建并完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责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测验和考试,而应提升信息收集、甄别、整理和加工的能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的变化。高校教学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传递与创造的过程。布卢姆和安德森的认知理论认为,按照认知层次的不同,从低到高可以将人的认知活动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六个层次。其中,记忆和理解属于低层次的认知活动,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属于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传统教学过程是按照课前教师备课、学生预习,课上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理解,课后教师答疑、学生通过作业及考试等予以消化、吸收。根据上述认知理论,传统课堂将师生大部分时间资源分配给了记忆和理解等低层次的认知活动,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等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知识管理理论则认为,知识按其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或公式、图标、手势语、旗语等符号进行完整表述和交流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涉及各种无形因素,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难以系统化、很难言述及交流的知识。传统高校教学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分配在了显性知识的讲解和传递上,而对于隐性知识的创造与传递这部分更有价值的知识管理活动投入不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有助于打破上述的不利局面。以翻转课堂为例,互联网优化了教学流程,提升了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具体表现为:在课前环节,学生观看学习教师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完成了记忆和理解等低层次的认知活动,使得显性知识得以有效的讲解和传递;在课中环节,学生通过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深入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完成应用、分析、评估等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并实现隐性知识的创造与传递;在课后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甚至可能实现知识创造这一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通过优化整个教学流程节省下来的时间,既可以用于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讨论,在反复思考、不断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教师实现对所教知识的提炼更新、优化升级;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予以个别指导。

(二)教学本质的不变

关于教学本质的分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详细的论述:“一、先生(即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这也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强调的“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目标追求。

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改变了高校教学的教学场景、师生关系与教学过程,但是并没有改变高校教学的本质,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学本质强调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互联网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取代教师的地位;第二,教学本质强调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信息双向交流,互联网只是提供了更加高效、易用的互动交流手段;第三,教学本质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互联网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师关注学生个性需求、提供个别指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可能。有鉴于此,互联网不仅没有改变教学的本质,反而让我们更加接近教学的本质。

随着中国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高校学生数量有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而高校教师资源却未能实现与之相匹配的增长。高校教师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配置亟待进一步优化。一是高校教师总体数量增长相对有限,特别是优秀高校教师资源处于一个相对紧缺的状态;二是一些高校在教师考核及职称晋升上“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在课题申请、研究及学术论文发表上,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三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将主要的教学精力花在知识的讲授而非师生之间的互动上。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的引入和应用,为教师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解决及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满足“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学本质要求。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具体对策

互联网既是未来高校教学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也是未来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方面

学校既是教学硬件提供者,又是教学活动管理者,在互联网教学创新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互联网软硬件设施投入。先进的教学软硬件(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教学网络设备、资源数据库等)是互联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未来不论是慕课还是翻转课堂,都建立在优质的硬件设施基础之上。未来学校应加大教学硬件的资金投入比例,进一步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在线学习平台的升级和配套应用的研发。站在为教师服务的角度来看,学校应组织专业力量引进、推广乃至开发操作简单化的硬件设施,方便教师搜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视频,降低互联网教学设备的使用难度。站在为学生服务的角度来看,学校应建立并完善在线学习监测评估系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即时反馈学习效果,确保线上学习的质量。未来,学校还可以尝试与科研机构合作,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生培养方案。

2.积极组建互联网教学服务部门或团队。许多大学教师受限于自己的专业背景,缺乏进行互联网教学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学校可以考虑组建专门的技术服务部门或团队,给予教师及时、便捷的服务支持,减少教师在技术研究、操作方面的时间投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开发上。未来,学校还可以考虑开设与互联网教学相关的专业技术课程,比如计算机语言、网站及网页制作与设计、程序设计等课程,帮助师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互联网教学技术知识。

3.建立适应互联网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高校教学活动的考核评价体系关注的是课时数量多少和课后学生评分;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重点关注学分是否修满以及考试成绩高低,难以适应互联网教学创新的需要。以翻转课堂为例,教学更应侧重教学过程的优化,而非教学课时的完成。未来改革的核心应该是:从单纯重视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转变。对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应彻底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具体到教学考核评价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时数量是否完成、学生课后满意度打分高低,还要关注教师与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互动,能否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个性化指导,能否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并开展创新活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再局限于学分多少和考试成绩,而是将学习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其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开展三位一体的考评,充分关注学生是否养成寻找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否培养了在学习共同体(如班级、学习小组)中交流、分享、贡献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将相关知识加以应用(如社会实践),是否已经具备知识创造的能力(如论文发表)。

(二)教师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展互联网教学创新,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调整心态,提升能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技术所带来的变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学生中心意识。教师应积极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来理解和处理师生关系,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设计教学方案、编排课程、设计教学单元、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与学生多维度、多渠道的沟通与交流,针对特点不同、诉求各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指导与帮助。

2.强化互联互通意识。互联网在打破地区、学校之间界限的同时,也逐步打破了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模式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加强与本学科其他教师、本校其他专业教师、其他高校教师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博采众长,将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教学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

3.强化终身学习意识。互联网加快了知识传播的进程,改进了知识传播的方式,并不断地推进知识的创新与融合。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大趋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使得教师相对于学生的信息优势大为减弱的情形下,教师更应具备一定的危机感,持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而且要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形成更坚实、深厚、前沿的知识积淀,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4.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是教师开展互联网教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互联网相关技术,既可以采用自学的形式,也可以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培训,为互联网教学夯实技术基础。

5.提升互联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只是开展互联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互联网教学课程设计和课堂掌控能力。高校教师应认真研究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根据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研究教学模式的改革,持续创新课程设计、教案内容、课堂结构以及具体的教学形式,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互联网教学的新办法。

(三)学生方面

互联网教学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打破以往“被动参与”的角色桎梏,成为知识的共享者和参与者。要适应上述角色转变,未来高校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慕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学创新的特点之一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责任交给学生,其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开展自我学习活动。有鉴于此,为应对互联网教学创新,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通过适度的他律来实现学生的自律;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加强自我管理,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保持较高的自我能动性。

2.信息处理能力。互联网既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也可能产生大量的冗余信息。高校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信息处理能力:一是信息搜集能力,掌握学校图书馆、各种数据库、在线学习平台、各种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准确、快速地搜集各种相关信息;二是信息甄别能力,在搜集到相关信息之后,能够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迅速筛选出契合度高的学习资料,剔除契合度较低、相对边缘的资料;三是信息加工能力,能够对经过筛选之后的信息资料进行深度加工,以便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3.互动交流能力。充分交流既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教学本质的要求。互联网教学有助于将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面对这一变化,高校学生应尽快培养自己的互动交流能力,能够将自己经过系统思考所得出的观点和结论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有效地传递给其他人;同时,学会倾听,能够对不同的观点做出比较和甄别,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接收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在反复的沟通、辩论过程之中,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确保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的溢出效应。

 

(来源:2017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