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国家级平台成功落户,2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千万元级国防重大项目获批,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新增9个全球前1%学科、2个前1‰学科,东吴智库入选中国核心智库……
面对这份亮眼的科研成绩单,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说:“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的科技创新战略,谋篇布局关键核心领域,力争在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引领学术前沿,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一、学科交叉融合激发新动力
在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一台机器人正进行可视化精准导航、辅助骨盆闭合复位对位等一整套骨盆修复模拟操作。近年来,该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团队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以产学研方式创立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孵化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先后走上手术台。
不仅在医工领域,团队瞄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发展需要,与材料、光学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开展交叉融合,研发出纳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家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多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一定要开展有组织的攻关型交叉研究,从过去的‘各自为政’转向现在的‘集团作战’,激发学科间的‘倍增效应’,让科技成果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这是孙立宁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切体会。
在苏州大学,多学科“联合作战”随处可见。该校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组建新文科交叉实验室,围绕传播学、计算机和公共卫生等学科方向,开展基于公众心理和行为的混合大数据预测疫情研究。该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相关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发表了20多篇跨学科高水平论文。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为契机,发挥一流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学科集群建设,5年来,该校不断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基础与临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文化与社会发展等4个学科集群,打造一批文理工医交叉融合的研究平台,不断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新作为
氨是氢能的主要载体之一,既能储氢,也是零碳燃料。而传统氨合成方法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急需开发绿色制氨新工艺。此前,《自然—催化》报道了苏大能源学院院长晏成林团队在全球首发高产率高效率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技术。“该技术利用高活性反应催化剂,一体化设计质子选择膜电极,大幅度降低工艺成本,并联产氢气、氯气两种高附加值产品,比传统技术利润提升近10倍。”晏成林说。
承担国家型号任务“风云三号”08星和“大气二号”卫星温室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研制,在真空蒸镀技术、触觉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上提供科技支撑,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在放射生物学研究、光电器件、“零碳”“负碳”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从国家战略中找目标,始终是苏州大学科技工作的发力点。
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学校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需求,打好科技成果转化“组合拳”。
5年来,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建科研平台149家,建设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17家,并将技术转移阵地推进至乡镇需求一线。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5年来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00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70余家。
三、文化传承创新书写新篇章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落户苏大以来,苏州分院的多家研究中心先后走进苏绣小镇、丝绸小镇等特色名镇,为小镇发展出谋划策。依托苏大研究资源,苏州分院多次举办研讨会及文化论坛、编著《苏州大运河图志》,提出关于建立大运河跨水体协同治理防控机制等多项政策建议。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理论研究向决策咨询转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依托东吴智库连续7年打造“对话苏州”品牌活动,把脉苏州发展,建言咨政实现聚集效应。
建设具有苏大特色、苏大风格、苏大气派的学术体系一直是苏大学者的使命任务。不久前,由江苏社科名家、苏州大学教授任平领衔所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正式出版。该著作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创造“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苏州大学教授汤哲声担任总主编的《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为新时期通俗文学研究及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与新启示。
5年来,苏大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捷报频传,社科基金立项数、科研经费总额屡创佳绩,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实现新突破,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专著相继面世,并形成了以江南文化与昆曲、明清诗文、红十字运动研究等为特色的重点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