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的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增长方式、文明交流形态和科教发展模式不断变化。当前,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标志的后疫情时代等大事件叠加演进,引发人类经济社会更为急剧快速的变化。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决胜未来的不变法则。作为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天然结合点,大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肩负责任与担当的大学,注定要做好坚守和应对,主动适应大变局的演进趋势,更加坚定地扛起复兴中华的担当。
一、全球疫情考验下大学面临的新形势
在全球疫情考验下,大学发展迎来了一系列挑战与冲击,高等教育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宏观层面,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将助推经济社会实现全方位变革。以中美摩擦为代表的新型大国关系将重新定位,迫切需要我国大学培养所需要人才。以扩张与退缩并存为形态的新一轮全球化持续演进,大学与世界的关系正在重塑。
在微观层面,教育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日益呈现“黑板”和“屏幕”并重的趋势,线上教育将成为重要渠道。科技创新的范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日益呈现出“实体”和“虚拟”并重的趋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结构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形态之一。开放办学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日益显现出“本土”和“国际”并重的趋势,“云端访问”成为全球开放发展的新方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生深刻变化,日益呈现出“单向”和“互动”并重的趋势,“数治”“智治”成为治理改革的新方向。
二、全球疫情考验下大学的责任担当
面对非常态化和不确定性,中国高水平大学更应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在新形势下做到矢志立德树人、聚力科研创新、坚持开放发展和深化治理改革。
在育人模式上,大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式办学空间,引领广大学子主动拥抱新一轮的学习革命。要强化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虚实互动的新空间中学会自主学习,在人机协同中“先行、先试、先成”。
在创新范式上,大学需要将交叉前沿和会聚领域作为主攻方向,让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等学科群形成多向联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持续催生“AI+物质”“AI+生命”“计算+AI”等方向,不断推动科学研究范式、技术攻关范式和应用推广范式迭代进阶。打通现实世界与数字信息世界的“最后创新关卡”,助推“互联网+创新”“智能+创新”等未来形态发展。
在交往方式上,大学需要主动走出校园开展大学和社会的双向赋能。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引领社会发展,在“有限的全球化”中优化国际开放合作布局,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牵头组织成立大学国际联盟和学科性的国际学术联盟,努力把中国打造成全球重要的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之地。
在治理能力上,大学需要加快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治理之路。强化治理的协同性,让管理形式和服务方式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拓宽治理体系的辐射面,将触觉延伸到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由点及面、串珠成链的校园大治理体系。
三、全球疫情考验下浙江大学的行动
面对全球疫情考验,浙江大学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于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开展了一系列办学新探索。
在教育教学方面,以线上线下联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全人”“新人”双目标打造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以“学生”“学者”双定位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以“学科”“地缘”双优势打造特色的继续教育,如通过推进“网上浙大”“智慧教室”建设,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
在科研创新方面,以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从全球、国家、区域“三位一体”出发,培育对标世界前沿的引领性成果,建设承接国家战略的高能级平台,促成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水平转化,如前瞻布局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感知、精准医学等会聚型学科领域,推出了“创新2030计划”。
在全球开放方面,以国际化和本土国际化双向互动推进全球开放发展,拓展全球合作网络,推进师生全球交流,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如以“一对多”、中西结合建设海宁国际校区,分别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爱丁堡大学成功建设了两个高水平的国际联合学院,为这次疫情期间的新型国际交流提供了优质平台。
在校园治理方面,以理顺内外办学关系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大学治理体系,让技术赋能数字校园建设,在管理创新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如浙江大学行政服务办事大厅成功创建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始终坚持以集中式受理、协同化办理、信息化运行为追求,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服务。
立足新起点,我国的大学需要继续扎根中国大地,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向未来,兄弟高校应携手共进,共同服务创新发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履行大学的办学使命,展现大学的担当作为,以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完成历史性跨越,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