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固有的知识传授方式、获取方式已制约了人类破解未知世界的能力,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是这个时代为教育事业提出的全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笔者认为,传统在线式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需求,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以智能技术为牵引变革教育学的关系,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及“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教学单位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通过MOOC、SPOC等途径进行云端授课,成功在“危机”前孕育出教育现代化的“新机”。然而作为新兴教育模式,智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巩固教育成果、拓展育人成效,是亟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念,即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紧紧依靠师生推进智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真正实现学生有价值的全面成长。
首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传统式教育侧重统一化、标准式教学,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在其中往往不被重视。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受教育者的个性化诉求逐步强烈,他们希望得到既有特色,又能满足其求知欲的知识。智慧教育的出现能够为这一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它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收集并分析受教育者的偏好及诉求,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可根据数据反馈,对每名受教育者的特长、优势等作出判断,并据此深度挖掘他们的发展潜力,形成个性化发展,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诉求。
其次,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云平台、云数据等“外力”的支撑下,智慧教育表现为物联化、智能化的教育形态,可将师生从面对面、点对面的教育关系中解脱出来,不仅扩大了教育主体范围,同时也拓宽了受教育者追求自由选择的渠道。当前智慧教育虽取得不小成效,但仍存在网络授课内容单一、课堂沉浸感不足等现象。究其原因,除授课理念陈旧,更多的是源于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僵化,而这正是智慧教育需要着重解决的。智慧教育要把落脚点放在“人”,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性、主体性,灵活运用并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输送,促进受教育者有价值的成长、教育者有价值的成材。
最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教育主体的双方都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只有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成长目标,明晰正确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正是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诉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智慧教育借助信息平台进行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探索,推动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通过强化信念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受教育者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避免将信息技术沦为传统式教学的工具,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学生有价值的全面成长。(作者:周迨琛,北京理工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