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郝清杰:博士生培养的跨界反思

2020-09-20

2017年,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在该学科产生了良好反响,并于2019年底再次印刷。遵循这种“从专家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思路,我形成了总结高等教育学学科博士生培养经验的设想。截至20206月,共计22位博士生导师应邀总结从事博士生培养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一批高质量文章。这些文章收录到《高等教育学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部分文章已在《中国高教研究》刊发。这两本《大家谈》分别收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8位博导培养591位博士生、高等教育学学科22位博导培养569位博士生的丰富经验,对于解决当前博士生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围绕博士生培养这个主题,汇集两个学科50位博导培养1160位博士生的成功经验,就是在召开一次规模宏大的专业跨界研讨会,专家们不但有很多普遍共识,而且有不少观点争鸣,更有殊途同归的科学认识。在总结博士生培养经验之际,2020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为我国研究生(包括博士生)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通过这两个学科的跨界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博士生培养的共同特征,探讨我国博士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为推动新时代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一、50位博士生导师的思想共识

在这50位博导中,既有高等教育学学科刚刚迎来百岁华诞的潘懋元先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逾九十的陈先达先生,也有不少中青年博导,他们共同书写一份试卷: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生。在这52份(南京大学龚放教授撰写了3篇)共计35万字的“答卷”中,有不少思想共鸣。

52篇“答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问题意识”,这表明在博士生培养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撰写中,强化问题意识成为最大的思想共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共识呢?恰恰因为这是博士生最为缺乏的一种学术素养。韩喜平教授指出:“当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有的博士生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倾向于重复研究已有定论的老问题,多是在旧问题中绕圈子;有的博士生不能提出问题,常常是无问题或围绕着伪问题‘无病呻吟’;等等。诸多的表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存在着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形成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和破解问题的研究逻辑。”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这个学科,在其他学科中也有表现。有博导指出,在每年参与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论文的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是内容平淡,有些选题甚至是“不研究也可以想到这个结果”,没有提出和回答一个在智力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实践表明,增强问题意识是开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阎凤桥教授指出:“如何才能养成一种学术感觉呢?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养成学术问题意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学飞老师把人才培养目标归结为六种意识,其中问题意识位居前列,另外五种意识分别为:学理意识、方法意识、历史意识、国际意识、政策意识。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的业师闵维方也告诫我们,要善于发现知识上的‘缺口’(gap),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具有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这三位教授的共识表明,发现和提出一个有重大价值的好问题,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根本前提。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周川教授认为:“应该是具有学术意义、具有研究价值的高等教育问题,它是高等教育活动中某一系统性、普遍性矛盾的反映。这个矛盾可以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实践,也可以来自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和观念,或者来自于实践与理论之间。无论这个矛盾从何而来,它在现象上都表现为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某种困难、偏差、失误、反常、悖谬。这个矛盾越是带有系统性、普遍性、规律性、本质性,那么反映这个矛盾的问题就越‘真’,它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就越大,创新性也越高。”由此可见,真正的问题不是一个人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各种矛盾、问题凸显和聚集对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呼唤。培养问题意识、发现真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应该走出书本和象牙塔,回到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去调查研究。

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汤志华教授指出:“关键在于学会找准研究中的真问题。什么是学科研究中的真问题?一是能够直面现实并回应现实的问题,二是能够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学术研究的问题,三是符合学科内在要求的问题。”这说明,对于博士生来讲,在关注社会现实特别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基础上,要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把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深入探究并解答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根本旨趣。

52篇“答卷”中,导师们还普遍认为要重视研究选题的选择,重视创新精神的倡导,重视论文写作的方法,重视教学相长的意义。其中,不少专家指出静下心来研读专业原著、真正走进经典之中,把握本专业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侯惠勤教授指出:“读经典著作,就不仅是个如何读书的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不仅是个读书做学问的问题,还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砥砺和升华的挑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导师来说,抓学生研读经典,就抓住了培养学生的关键一环,值得下大力气去研究和引导。”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讲的,对于其他学科同样有借鉴意义。

二、共同话题中的思想争鸣

当然,在以上思想共识中,博导们的具体观点也不尽相同,有些主张针锋相对,个别观点甚至大相径庭。这恰恰营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氛围,使我们能够全方位探索博士生培养的教育规律。

在如何实现教学相长这个核心问题特别是如何选择论文题目问题上,刘建军、王树荫等教授主张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学态度,做博士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切实承担起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职责,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组织论文“会诊”,甚至亲自上手为学生修改论文。也有博导认为,导师积极干预是提高培养质量的硬道理,要努力做到及早干预、全程干预和深度干预,不能任由学生自己去摸索,至少是不能让学生自我摸索的时间过长,强迫学生不妥,放任学生更糟糕,有意识引导和磨合是上策。与之针锋相对,陈洪捷教授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博士生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特别是在给博士生指定研究题目还是让他自己找到研究题目这个问题上,“为了方便、省事,或为了效率,固然可以让博士生做‘命题作文’,但这无疑是对博士生培养过程的一种简化。这种简化代价甚大,很不可取。我相信,一种完整的、扎实的博士生学术训练,必须包括早期的独立提出研究问题的探索过程,否则就只能算是打折的博士生教育。”这种主张得到部分博导的认同。别敦荣教授指出:“博士教育是一时的,博士的发展是一生的。博士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博士教育不能囿于导师自己的学科方向,更不能局限于导师个人的研究课题,要处理好导师的研究与博士个人学术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在理论、方法、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开拓自己的学术天地打好基础。”也有博导认为,当博士生自主选择论文选题时,导师可从方法论上提供一些咨询,在具体内容上不多干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这些思想观点反映了导师们教书育人的不同风格,为博士生培养提供了多种选择。佘双好教授总结了“选题三原则”:选题的学科属性原则,即本选题是否属于本学科研究范围;选题的相宜性原则,即选题是否能够达到学位论文的深度,是否有做的价值;选题的可行性原则,即在规定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这对于不同学科的博士生选择研究题目都有指导意义。

在博士生培养中,培育创新精神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张红霞教授认为:“博士论文创新是指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新规律、回答了前人尚未回答的理论问题,或解决了前人尚未解决的实际问题。‘规律’有普遍性和区域性、长久性和暂时性之分;实际问题有大小之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也有大有小,当然创新就有大小之分。然而,创新性大小的评判是一个复杂问题,难以形成客观标准,最终裁决权在于学术圈的同行评议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部分博导对理论创新也进行了探讨。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能否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也是被普遍关注的问题。沈壮海教授认为:“学术规范是学术发展的基石,是学术发展的生命线。把握住这个生命线,学者的学术生涯才会更辉煌,才可能产出理想的学术成果。这就是学术规范的意义所在。”他总结归纳了学术规范的八个方面,同时指出遵循学术规范,目的不是因循守旧,不是墨守成规,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前人开辟的学术道路上,继续开拓创新,不断推进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其他博导针对学术规范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此外,博导们还就培养国际视野、加强制度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思想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博导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和深刻的思想观点,也是他们自己从学生到学者再逐步成长为学术大家奋斗历程的切身感受。

三、写好论文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上述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培养,虽然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别,但是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来讲,又有着不少共同的特征和内在的一致性。近十年来,笔者参加了近百位博士生的毕业答辩,审阅过近千篇博士生撰写的各种论文,与这两个学科50位博导的经验相印证,归纳了学位论文中的共性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基本概念含糊不清,基本判断任意随性,基本推理缺乏规范,基本结论创新不足。解决这些共性问题,达到基本概念准确清晰,基本判断严谨科学,基本推理符合逻辑,基本结论力求创新,可以说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应该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1. 基本概念一定要准确清晰。基本概念是一篇合格论文的基石。基本概念含糊不清,就是在沙滩上建大楼,不论外观如何气势宏伟,常常是一触即溃。在评阅论文中基本概念含糊不清的现象比较突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章节标题居然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发展理论的本质区别”。很明显,发展理论是一个属概念,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种概念。比较这样两个概念,犹如是探讨男人与人的本质区别!还有的论文把一些西方哲学概念照搬运用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中,表现上看起来论述得洋洋洒洒,但因为对基本概念没有深入把握,其结果或者是张冠李戴,或者是指鹿为马,最终是贻笑大方。科学的概念不是简单的词组,而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概括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是人类千百年构筑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的坚实基础。写好一篇论文,首先应该全面准确把握核心概念,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坚实的框架。

2. 基本判断一定要严谨科学。在一些博士生的论文中,还存在着基本判断任性随意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偏概全、顾此失彼、厚今薄古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为强调当代一些政策举措的必要性,而随意评论改革开放前30年的政策举措,从而作出不科学的基本判断。在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有这样的判断:“在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时期,我们赋予教育事业过多的政治色彩,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教育发展徘徊不前。”这种基本判断,从善意的角度理解,是作者为强调教育要遵循客观规律,论证当代教育发展的科学合理性。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基本判断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中央精神。《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国32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出近900万专门人才。1980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比1952年增长2.7倍。这样辉煌的发展成就,与旧中国相比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能说我国的教育发展是徘徊不前呢!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例子绝不是个案。严格讲,出现这样的重大判断失误,学位论文是难以过关的!这就要求博士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事件作出基本判断时,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符合中央文件精神,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或犯政治性错误。对于西方文化,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盲目排斥;既要大胆借鉴,又要立足国情、批判接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既要有充分自信,又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和内在矛盾,不能盲目推崇和随意批判。这应该是作出基本判断时必须把握的准则。

3. 基本推理一定要符合逻辑。缺乏科学的逻辑思维是我国学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一位博导甚至要求自己的所有博士生都要买一本《形式逻辑》作为案头书,不时参阅。究其原因,应该是对当前博士学位论文中基本推理不符合逻辑等问题地深切感受。回顾我这些年评阅过的各类论文,常常会发现一些明显不符合基本逻辑规范的推理:在运用演绎推理时过分强调普遍真理的适用性,而忽视了具体国家的实际国情,导致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运用归纳推理时缺乏科学精神,在根本不可能完全穷尽所有考察对象的条件下,得出“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这样”等错误结论;在运用类比推理时,不顾及类推对象是否具有内在的相同属性,呈现为不可思议的思维跳跃,重蹈幼稚的比附思维错误。

4. 基本结论一定要有所创新。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是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核心目标,贯穿到博士生培养的全部环节。但在我审阅的近百篇博士生学位论文中,真正有所创新的较少。有些论文为求创新而创新,论文标题气势宏大,章节排列整齐划一,语言表达标新立异,试图推导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结论。但其实际效果却常常是因宏大而空洞,为整齐而拼凑,因生造新词、表达晦涩而使人不知所云,得出的结论惊人但经不起推敲甚至漏洞百出。真正的理论创新并不在于提出多么响亮的口号,凝练出多么新奇的语言,得出多么惊人的结论,而是在于有真知灼见,能给人以启迪,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推进本学科的创新发展。英国学者归纳出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贡献”的15种表现形式: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开展导师设计的独创性工作;在即使并非独创性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一个独创性的方法、视角或结果;在证明他人的观点中表现出独创性;将某一新方法应用于新领域;为一个老问题提供新证据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总之,一个科学的学术观点是用一系列概念和命题来表达的,一篇理论文章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一篇合格的学术文章首先要合乎逻辑,即要求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科学。正如田心铭教授指出:“逻辑严谨,应该体现在文章的基本结构、每一部分的具体论述、每一句话的表达上。一篇文章要做到逻辑严谨,首先是宏观结构要合理,其次是从宏观到微观,要经得住一层层地逐步分析、推敲。文章的题目和导语,应该表达出它的中心论题。文章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论题展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联系又是什么,相互间是怎么关联的,都应该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同理,一篇合格的博士生学位论文,既应该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范,也应该符合客观事实的辩证逻辑。

上述这些共性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当中。2015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共抽检2014年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6275篇,发现的共性问题如下,一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①文不对题;②概念界定不清晰;③论述不严谨、不充分,推理不严密;④理论性或研究深度不足;⑤研究重点不突出。二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①研究方法单一或不恰当;②数据不够真实有效;③样本选取的科学性不足。三是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不足,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四是论文结构不严谨,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论文结构安排不合理。这些问题与50位博导提出的共性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针对这些共性问题,50位博导总结的教学经验和我归纳提出的写好论文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不仅对这两个学科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有借鉴意义,即使对中青年学者成长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郝清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