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在文章中引用了“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强调了办好思政课,必须先解决好信心问题。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语出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此书原名《新列国志》,是冯梦龙根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而成。清代乾隆年间,文学家蔡元放对《新列国志》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该句前面还有半句,即“欲人勿恶,必先自美”,合起来的意思是说,要想别人不厌恶自己,必须自己先检点自己,让品行日臻成熟;要想别人相信自己,必须自己先有自信,做到诚信待人、待事。它强调了自信是赢得别人信任与尊重的前提。
“自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在神话传说里,就有以自信为显著精神特质的故事。如人们所熟悉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就是一种充满奋发、自信的精神。这种充满自信精神的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华民族历五千年而经久不衰的灿烂文明。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绝不是文化上的虚骄或狂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化于心、见之于行的文化性格;是中华民族漫长奋斗历史的文化积累,基因所然。从曾经的“秦风汉韵”“盛唐气象”“康乾盛世”,到现代“超级水稻”“中国天眼”等等,都是助推中华民族雄踞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反之,缺少文化自信,盲目照搬他人,则遭历史遗弃。从清末民初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文化上“全盘西化”等主张,都出现了“水土不服”“难以为继”的情况。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机械地照搬西方制度、理念等是根本行不通的。唯有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在自信的基础上去学习、借鉴,然后消化吸收,才能避免削足适履、无所适从。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新,使党的方针、政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精神追求、时代特征等高度融合。“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力量是深沉、持久的。只有对自己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定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思政课教师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为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由来、动力源泉和深厚力量;才能讲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行得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什么能够实现等诸多命题。唯有此,思政课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者:王运春,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