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探索“包干制” 给博士后更多自主权

2020-09-07

人社部公开了近日印发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下文简称《规定》)及有关负责人对相关问题的解释。按照新规,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博士后基金经费使用自主权,探索实行“包干制”。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主要是为了破除传统的项目经费预算制的不合理限制,给研究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有利于结合科研实际,把科研经费用到刀刃上。

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经费资助,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不但有利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而且,也对培养青年科研研究人员形成健康的科研价值观念,以及整体改良科研生态不无裨益。

据介绍,《规定》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特点,对博士后基金经费使用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申请人无需编制项目预算;二是以信任为前提,实行项目承担者承诺制,申请人必须在申请书中作出遵守科研作风学风诚信、资助经费全部用于与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等方面的承诺;三是简化流程,下放自主权,获资助人员在既定的经费使用范围内自主统筹使用资助经费。

这切中当前影响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研究的关键问题。现在的预算制度在申请立项时,就要预计科研会取得怎样的创新成果,列出具体的开支预算,等项目被批准后,必须按照当初的预算列支,一旦超出预算,就属于违规。这是不符合甚至违反科研规律的。科研工作还没有开展,怎么能准确预测到创新点在哪里?能预测的创新还是创新吗?科研工作的具体开支,应该根据研究情况而定,怎么能预算得分毫不差?

为通过立项获得资助,不少科研项目的预算,就变为“拍脑袋”填数据,这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严格按经费预算进行,预算没有列支的项目支出就不能支出,影响科研活动的开展;二是在具体科研活动中,有的预算要支出的项目,实际并不需要,但为了通过审核,必须花这一笔钱,导致科研经费“合规”浪费。媒体曾报道,有的科研项目花上千万元买来的设备被闲置。这种预算制管理,对于刚投身科研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来说,可谓从一开始就扣错了扣子,有的博士后就向科研前辈讨教怎么编制预算,以及“倒腾”经费。

实行“包干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科研人员乱花钱怎么办?怎么进行监督?《规定》提到的“以信任为前提”极为重要,预算制是基于“不信任”或者“不太信任”而构建的,是以防范科研人员为前提的,这反而约束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而科研要取得创新成果,需要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要对科研人员有基本的尊重、信任,以及对科研失败的宽容,这会让科研人员有更强的学术尊严和荣誉意识。

实行“包干制”,还需要同步建立两项基本制度。一是学术同行评价制度,即对研究人员的学术能力、学术成果,由同行专业委员会进行专业评价,这引导研究人员把精力用在学术研究之中;二是科研经费公开制度,对于不涉及机密信息的科研经费支出(包括支出细目),应该对外公开,接受监督,这就既能落实科研人员的自主权,又防止科研经费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