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2006年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 学科专业排行榜首次推出

2006-05-18

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大学逐渐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

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大学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如何详细准确的了解各大学学科专业的质量和水平?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省(市、自治区)花落谁家?日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2006中国大学评价报告—高考择校选专业指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着“分类评价、同类比较”的原则,从去年11月份起,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连续研发和出版《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展开“2006年中国大学评价系列研究”。

据介绍,此次评价的国内大学共有887所,其中重点大学119所、一般大学548所、民办院校220所,评价首次对31个学科门类和192个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排序,报告最终结果涵盖了九个角度的200个排行榜:

①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省、市、自治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②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③中国一般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④中国民办普通院校竞争力排行榜

⑤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

⑥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排行榜

⑦中国重点大学分学科门类排行榜

⑧中国一般大学分学科门类排行榜

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192个专业排行榜评价结果显示:

1、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省、市、自治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强为:北京、江苏、上海、山东、广东、辽宁、陕西、湖北、四川、河北; 2、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强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3、中国一般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强为: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4、中国民办普通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强为:仰恩大学、黄河科技学院、西安外事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江西蓝天学院、南昌理工学院、西京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烟台南山学院; 5、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强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 6、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强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7、11个学科门类的第一名分别为:哲学:北大,经济学:人大,法学:人大,教育学:北师大,文学:北大,历史学:北大,理学:北大,工学:清华,农学:中国农大,医学:北大,管理学:西安交大。此次评价报告除新增按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行、按11个学科门类的排行外,最大的特色是新增了分192个专业的排行。为此,他们研发了新的本科评价专业目录体系,对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适当的归并和调整,共分192个专业,包含了教育部原本科专业目录中的351个专业,而且具有相应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他们选取了“教师队伍”、“学生状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作为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为了便于读者查阅,还按照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二八律)和高校专业教育的分布特点,将各大学的专业实力和水平依次分为5个等级:①A+为重点优势专业的单位,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高校;②A为优势专业的单位,占单位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高校;③B+为良好专业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高校;④B为一般专业的单位,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高校;⑤C为较差专业的单位,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高校,对其只给出等级,不列出排名。

各排名位次以分数形式表达,分母为评价对象的总数,分子为该评价对象在此总数中的排名位次,例如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的排名为3/51,即全国有51个大学的哲学专业参与排名,武大的哲学专业排名第3位,这样既能了解全国大学哲学专业的总貌,又能得知该校该专业在其中的位次。课题组负责人邱均平教授(中心主任、博导)指出,2006年度大学评价报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被评价对象多、类型齐全,层次全面; 2、大学本科教育竞争力按地区(省、市、自治区)排名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3、从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科学、合理和全面,而且大都采用客观指标和客观数据,尽量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4、学科级别和分类的选取比较科学、合理,原始数据的归类和统计比较准确、可靠; 5、评价角度新颖,结果丰硕,查询功能强,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价; 6、采取排名与等级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加评价结果表达的合理性。

《2006中国大学评价报告—高考择校选专业指南》的推出,将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有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有利于高校发挥优势、找出问题、明确改革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界)和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学生、家长等)深入了解高校,从而明确投资方向,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选择科学氛围和创新环境优良、能促进人才成长的高校和适合自己情况的学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