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剑桥校长:中国大学处于“无序”状态

2007-05-18

<BR>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现在的中国高考制度很多地方不合理 <BR>    中国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 <BR>    在办学资金来源上和管理自主权上,中国政府需在协调和平衡上做得更多 <BR>    受汕头大学邀请,4月4日,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女士到访广东,出席关于“培养未来领袖—以剑桥为例”及“剑桥妇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两场演讲。在演讲后,艾莉森·理查德教授就一些社会热点和大家困惑的问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BR>    慈善应该成为大学资金主要来源 <BR>    记者:作为一名大学的职业经理人,您如何看待商业公司捐款给学校这一行为? <BR>   理查德:慈善事业在英国文化中非常重要,善款的作用很多,但这些善款却不会用来资助大学教育,因此英国大学需要自己向社会筹款。 <BR>    首先,英国政府提供给许多好大学的教研经费不够;其次,就算政府能够提供足够的经费,也会令大学在许多问题上都必须依赖政府的资助,从而降低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因此我试图寻找其他收入来源,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的资助。 <BR>    记者:据了解,您在耶鲁时总能为学校弄到一大笔钱,而当时的剑桥在经济上却捉襟见肘,您临危受命,现在剑桥的经济情况是否有所好转? <BR>    理查德:我在任期间,关心如何去发掘更多的资源。我试图邀请校友来捐款帮助学校,这个办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资金已经快要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了。到去年年底,我们已成功筹得1亿英镑的捐款。英国人喜欢捐款,只要捐款的用途正当,他们就会很情愿。 <BR>    剑桥与全国20多所独立的兄弟学校有着良好的合作。我们录取英国的本科生后,假如他们的财政状况不太好,我们会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我们希望令所有家庭状况欠佳的国际学生也有权利享受这种政策,我们正努力地筹款来实现这个愿望。 <BR>    在剑桥大学建校800周年的时候我们举办了大型活动,其中一个目的是筹款,另一个目的是希望和我们的校友更紧密地联系,以便在未来筹得更多款项。在和校友的联系上,剑桥大学做得并不太好。我的经验告诉自己,剑桥的毕业生可以成为大使,在各自的岗位上可以谈论剑桥大学,可以影响别人对剑桥的印象,也能鼓励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剑桥大学。 <BR>    我们已在中国建立了校友会,随后还将在香港建立一个更大的校友会。我从澳大利亚回来,当澳大利亚的剑桥校友得知我们在全球积极联系校友的消息时,都很愿意捐助母校。 <BR>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教育产业化的,您赞成什么样的产业化? <BR>    理查德:我认为大学已开始以企业的形式运作了,因此我们期待收入,我们接受来自商业领域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帮助培训我们毕业生的企业———学校合作项目表示欢迎。在这些方面,剑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仍在找寻其他合作资源,旨在令我们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和研究项目,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 <BR>    记者:如何保障教育产业化的同时不会影响教育与学术的质量? <BR>    理查德:首要的当然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每间学校都应该以学生为本,这也是剑桥的宗旨。但是教育自身产业化以及教育成果产业化也很重要。我注意到中国有些大学也平衡得很好,比如汕大虽有李嘉诚先生的投资,在学校运作的时候也和其他大学一样关注学生,这就是种很好的模式,平衡好关系才能发展,缺一不可。 <BR>    中国大学要多些自主性 <BR>    记者:很多优秀的中国学生考入剑桥,你怎样评价这些在剑桥学习的中国学生? <BR>    理查德:我对中国学生的聪明早有耳闻,在剑桥执教过程中也深有体会。去年夏天,我们举办了一个派对,金庸也参与了,要知道,他已经83岁了,但是依然十分优秀。他在剑桥非常有名,我对他很有兴趣,。那晚大概有1000名来自亚洲各国的学生来向他要签名,气氛十分热烈。 <BR>    他将于5月份拿到剑桥的硕士学位。此外,他还打算继续读博。我认为他鼓舞了许多年轻中国学生来留学,对我们是很有力的宣传,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来到剑桥。 <BR>    记者:据我了解,您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博士称号,相信您一定很关注中国的大学教育,您觉得中国的一流大学和世界的一流大学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 <BR>    理查德:中国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例如剑桥和中国的一流院校,但是要看到的是,剑桥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但中国大学都很年轻。悠久的历史能使大学的良好秩序稳固地沉淀下来。 <BR>    另外,中国大学办学的资金多半来自政府的支持,这也导致了大学长期没有管理自主权和招生权,在办学资金来源上和管理自主权上,中国政府可能要在如何协调和平衡上做得更多。 <BR>    中国的一流大学在很多方面当然不乏优秀之处,但普遍存在“无序”状态,在学校的发展和日常管理上没有形成稳定性、一贯性和内在逻辑性。只有给大学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学术氛围,才能提高研究的整体水平。我觉得中国大学的问题在于赶超一流大学的决心够不够,能否在一种完善的教育体系下,将小部分著名学府打造成世界顶尖大学,但这个目标不可能马上完成。 <BR>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应该从基础教育做起,从小学做起,令中国学生养成好发问的习惯,不要担心挑战老师的权威。许多来剑桥留学的中国学生很困惑:为什么许多学生敢公然在课堂上挑战教授的权威。他们不明白,这才是剑桥教育的精髓所在。 <BR>    自主招生该鼓励 <BR>    记者:中国目前是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这与欧美很不相同,您如何看待中国的高考? <BR>    理查德: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现在的中国高考制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现存制度就必然有它合理存在的理由,因为它涉及到一个资源问题。就好像户籍制度一样,要取消户籍制度很容易,但巨大的流动人口涌向城市分享有限的资源是不可能的。 <BR>    记者:目前中国的高考改革已经开始,自主招生就是一个尝试,部分地区已开始实施这项新的措施,你对此如何看待? <BR>    理查德:中国自主招生制度目前尚未普及和成熟。主要是和英国的自主性招生制度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我认为中国的自主招生一定会形成一个方向。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政策,当然有权去挑选符合它的标准和办学思想的学生,这很重要,我认为自主招生应该是鼓励的。 <BR>    记者:目前,中国的人才饱和现象严重,很多留英的学生归国时出现难就业的问题,也就是经常说的,“海龟”变“海带”,作为英国大学的代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BR>    理查德:中国学生的优势在于非常努力上进,也正是凭着这种优势拿到了前往英国的留学签证。我对他们的努力也非常肯定,特别是我们剑桥的学生。 <BR>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国际间交流的扩大与加强,国家间和大学间的交流频率加快导致校际差距逐渐缩小。另外,中英两国间的大学办学模式和具体的培养机制不同,这些差别可能导致了学生毕业后无法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 <BR>    目前英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学生就业,比如可以毕业后在英国先工作一年,有了工作经验再回国找工作。 <BR>    女人治校没啥不同 <BR>    记者:在西方,越来越多女性在政坛、经济领域和学术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BR>    理查德: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对于许多女学生成功考上剑桥,我很欣慰,也很受鼓舞。这为我校的多元化建设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学生也对我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BR>    记者:我知道比起其他学校,剑桥特别重视培养女学生,令她们在职场更易取得成功,您是怎么做到的? <BR>    理查德:(笑)我的任务只是和各学院的领导开会。剑桥各学院共有125位领导,而他们几乎清一色的男性。我将他们分成三组,每组三四十人,我们通常会用一晚的时间讨论剑桥的国际战略、如何筹款、以及如何指导年轻的女学生和如何与中国加强合作。 <BR>    在这些会议上,我经常会故意在会上引起主要由男性占据主导的领导们的重视,因为许多女学生的才华容易被湮没。我鼓励他们多向年轻的女学生说:“你应该试试,你已经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但我不能制定校规强制教授们执行这种教育方式,也不能命令他们这样做,而只能通过对教育方式的讨论和文化交流来引起大家的重视。 <BR>    记者:作为一个女校长,您觉得和男校长治校有什么不同? <BR>    理查德:在英国做校长,我基本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大家对男人做校长还是女人做校长的态度没什么不同。 <BR>    记者:您如何在做一个好校长的同时,也做一个好太太? <BR>    理查德:(大笑)还好,我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有一个好丈夫。 <BR>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