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进入暑假,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第四学期的师资互聘任务已基本落实。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下学期校际之间实际互聘教师将在120人次以上,开设课程超过100门,前景看好。<BR> 长期以来,不少高校都十分注重教师的单独引进或自行培养,但忽视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在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后,2005年,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所在的14所高校正式建立了师资互聘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小组,并在11月举行了师资互聘签约仪式,目前已完成3个学期的教师互聘工作,并已落实了第四个学期的师资互聘任务。<BR>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是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拥有丰富的师资,也有巨大的师资需求。园区内的14所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近20万人,有165个硕士授权学科,近300个本科专业、近200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本科专业31个。园区近万名专任教师承担了数千门课程,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00多门。<BR> 牵头主持这项工作的浙江财经学院院长王俊豪介绍说,3个学期以来,各高校报名参加互聘的教师614人次,需求566人次,实际受聘323人次;在全部互聘的师资中,70%的师资由本科院校输出,55%的师资由高职院校输入,70%的师资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直接受益的学生近3万人,学生评教的优良率为98.5%;200多门互聘课程都是各高校的优势或优质课程,涉及文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中国计量学院的外聘教师熊明华在给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生上课时,比给本校的本科生上课还认真,他说,自己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BR> 校际教师互聘工作迈出了高教园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最实质的一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过程中,高校师资既有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结构失调的问题。下沙高教园区的高校学科专业各有特色和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于每所高校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富余同时并存,这就形成了高校之间互聘教师共同利益的市场基础。王俊豪说,师资互聘是学校突破发展空间、实现师资结构性优化的一个新平台,大大缓解了高校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BR> 事实正是如此,在浙江省政府,特别是省教育厅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尽管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工作正式实施还不到两年,但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据测算,仅2006年,14所高校就节约办学成本600多万元。王俊豪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下沙高教园区去年全部互聘教师实际承担了1.68万个课时,支付课时费134.4万元,省教育厅补贴52万元,合计成本186.4万元。若通过引进教师来完成这些课时的工作量,需引进84人,按每人每年200课时标准计算,支付一次性引进费用2100万元(每人按25万元计算,如再按服务期8年计算,每年引进成本262.5万元);除了要支付课时费约134.4万元外,每年还要支付工资及基础性津贴420万元(每人按5万元计算),这还不包括因引进教师需要安置家属所带来的大量隐性成本,因此师资互聘的宏观效益十分显著。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外聘教师高健的体会是,互聘真正让学生受益、教师受益、学校受益,是一件大好事。<BR> 记者看到,高教园区教师互聘不仅限于主讲课程,还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筹建实验室、组建学术团队、培养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其工作量都折合成课时。按《下沙高教园区教师互聘互认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高校输出的教师必须是教授、副教授或教学效果特别优秀的讲师,他们的资料全部被公布在“下沙高教园区互聘教师工作信息管理平台”上。师生们反映,师资互聘不仅仅是承担了另一所学校的部分教学工作,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互聘教师的教学活动传递了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促进了高校间不同教学思想、方法的交流。<BR> 有关专家指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工作是浙江省教育改革的一种制度创新,只要深入、持久地做好这项工作,就会在下沙高教园区逐步形成一个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有示范意义的高校师资互聘市场。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