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西安理工大学探索“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育人效果好

2013-05-06

一直以来,西安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按照“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逐渐探索形成了“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育人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悉,在“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第一层次是基础与认知,以基础课实验和认知训练为主,加强学生对科学原理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与技能,以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三层次是综合训练与创新,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种科技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四模块则包含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第一模块为课程实验模块,实验总学时占课程总学时(含实验)的比例大于15%;第二模块为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工学类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时间不少于40周;第三模块为科技文化活动模块,要求每个学生取得2个创新与技能学分;第四模块为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社会调查及公益活动。

该校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及时吸纳科技新成果,在实验内容和方法上为学生提供自由思考与选择的空间;丰富了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训平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保障实习实训、课程实验、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基础上,增加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建立了9个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基地,完善了激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工作,鼓励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近年来先后获得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据统计,近三年,学生进入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基地的学习超过了6万人次,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资助150多项,2012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400多人次。特别是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每年完成5,000余学生的计划内教学任务,实验人时数近60万,同时为各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实验计划等提供指导与服务。2009年,学生李稳强、田婷婷、梁正组成的代表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2011年,学生伍斌、田晓凯和李国强组成的代表队以全国排名第十、西北地区排名第一、风险答辩成绩第一的成绩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近五年,本科生在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指导下发表论文10篇;学生科技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2项;支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4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