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2-12-1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苏志武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要求,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中,人才培养是首要的、基本的功能,因此,提高质量首先就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夯实高等院校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的基础面。然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又特别需要在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改革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也是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乃至“顽症”等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尺讲坛”的课堂教学是师者传道授业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因此,教育观念、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质量监控评价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创新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质量是检验改革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些改革创新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成效,那么,就很难说这些改革创新是有效的。由此可见,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在当下的人才培养及其质量提升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其意义和时空价值远远超出了物理空间的范畴。

然而,我国高校课堂的学生到课状况不容乐观。尽管近些年来经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所做的努力,高校课堂教学出勤率有所改观,但仍不能令人满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较严重。为什么“逃课”?59.9%的人认为“高校‘严进宽出’,很好‘混’”;58.8%的人觉得“很多课程枯燥无味”;48.1%的人将原因归结为“学生缺乏自制力和进取心”;38.2%的人认为“很多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逃课原因有多种,但课堂教学中确实普遍存在着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醒和深刻的反思。

显然,“逃课”在当今大学已非个别现象,学生逃课行为背后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就作为“教”与“学”二元要素结构的联系纽带和价值实现形式的“教学方式”而言,还基本上是“满堂灌”、“一言堂”,还没有摆脱师“讲”生“听”、一“授”多“受”、被动接受的陈旧、僵化的授课形式,更缺少可贵的互动交流、思维激荡和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不仅使得“很多课程枯燥无味”、教与学气氛沉闷、学生厌学、教师缺乏教改创新的激情、课堂含金量低等,更折射出诸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一是教学模式老化:教学过程单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没有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没有给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培养提供环境和氛围。二是教学目标偏倚: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复杂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质疑精神的激发和开掘。三是教学评价失当:往往注重对教师讲授水平、教学态度的评价,而忽略了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创新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则重在考试,且成绩评价方式单一,重试卷成绩而忽视了教学中学生是否勤于思考、善于思辨、积极置疑等能力方面的考核评价,等。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优化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命题再次摆在面前而并非“老调重弹”。尽管在教学实践中,“满堂灌”、“一言堂”等陈旧教学方式的弊病常常被人诟病,但其不合时宜及潜藏的一系列问题却未能激发更大的改革举动。由此,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优化教学方式为突破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必须直面并下大力气打赢的攻坚战。可以说,如果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革和改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很可能就是凌空蹈虚。以下四个维度观测到的“显著差距”,就集中地反映出优化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第一,认知的维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存在显著差距。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曾说:新世纪最好的教育是有利于人们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使人们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理论上说,创新性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具体体现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批判意识、创新方法、创造能力等。显然,这都必须要有适切的教学方式来培养、训练和陶冶。针对创新性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中就特别强调并较系统地提出了“十二项标准设计”:清楚的思维、表达与写作能力;以批评的方式系统推理的能力;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判断、彻底理解某种事物的能力;辨识重要与琐碎、持久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思维方式的能力;掌握某一领域知识深度的能力;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显然,“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因其被动性、单向性、封闭性,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精神、科学方法、实践能力等,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想像力、进取心、自信心,以及学生团结协作、责任心等人格品质的塑造。

第二,历时的维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存在显著差距。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满足文化知识的传授,因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造”等素质和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才的标高,也形成了新型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除知识以外的能力、素质的要求。当前,时代的发展充分彰显出“更新”、“改变”、“创造新事物”等“创新”范畴的意义和价值。其关涉的重点就是要特别强调“创新思维”,即,强调不受现成、常规思路的约束,而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解答。而就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类型和标准方面的要求而言,“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培养不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性人才。总之,必须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才能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第三,共时的维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的要求存在显著差距。与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教育有所不同,就方式、方法的普适性特征而言,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人的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其方式和途径具有相同性。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中,以相同的教学法的角度来衡量,和一些欧美名校相比,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仍有需要改进与提升之处。有研究者就指出:“尽管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特色,但从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在成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中,我们有必要反思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欧美大学普遍适用的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在文科类课堂教学中是如此,在理工类课堂教学中也是这样,对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法就具有较强借鉴作用。诚然,一定的教学方式与其文化传承、文化积淀和文化性格的历史渊源、深厚背景和现实观照有深刻的关联,但东方学生的含蓄、内向性格并不是搁置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的理由,况且,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其教学方式的现代性,以及在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意识、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有效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好经验。因此,在国际化语境中,不管是注重借鉴经验,还是加强国际接轨,都有必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竞争”的格局中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规格中来审视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名牌大学之间的差距。此外,考虑到留学生教育发展和提高国际化办学程度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须进一步借鉴、融合先进的、国际通行的教学方式,为国际学生学习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氛围。

第四,学生发展的维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就业创业所需的能力素质要求存在显著差距。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就业创业的水平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学校、学生、社会的压力都很大,但现实中却存在一种错位的现象:一方面,不少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却难以聘用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这种错位现象产生的主要症结之一就是一些学生在就业前实习和双向选择中表现出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即兴答疑、创新思维等的欠缺,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的不足。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恰恰反映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撑不足和后继乏力。因此,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分数导向的考核方式等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纠正,切实做到既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又充分关注学生就业和创业。要注重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大力强化能力培养,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人才。

由此观之,优化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与国际接轨、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必然要求。要深化改革就必须直面现存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树立改革目标,明确改进路径,采取有效举措,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在突破

20世纪40年代,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曾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想。2005年,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强调: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穿透时空的历史共鸣和期待。实际上,在上文四个“显著差距”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核心议题,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二元要素架构中来审视,要在观念和思路上有创新突破,要在习惯、定势和制度上有改革突破,在“质”和“量”两个层面推进“三转移”、促进“三精简”。

1.在“质”的层面,着力推进“三转移”

推进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唱独角戏”是一种典型形态,并由于习惯、定势等的延续而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才的规律和经验分析发现,这一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转化、活用创新的能力。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努力实现主次结构变革,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有的课堂。

推进教学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课堂内的教学设计,充分用好、用足课堂时间,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设计、使用好课外时间,促使学生课后自觉、主动地阅读、消化、思考、答疑,并为下次课做充分准备。课堂内教师点拨学生开启思维、解疑答惑并置惑或告知学生分析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课堂外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主动学习,其成效可以保证课内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这种课堂内外的“结合”突出了学生的“主角”地位,进而使课堂内和课堂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有效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推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诚然,这一“转移”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最难实现的一种转移,也是优化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内在驱动的成果体现。这意味着,我们一方面要切实推进教学中心的转移、实现课堂内外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进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境界。

2.在“量”的层面,努力促进“三精简”

相比欧美名校的课堂教学,目前我们普遍存在着课堂讲授时间多、学时多、学分多的三多现象,但“三多”与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并未成正比。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课堂大量的、面面俱到的讲述和照本宣科的灌输,成为与学生接受相对立的冗余,学生没有收获,教师吃力不讨好,时间白白消耗掉,导致拉长了课程的“学时”、增多了“学分”。

有数据对比表明,在学时上,美国学生申请学士学位一般需修满1500~1700学时,而我国学生一般则需2300~2600学时;在学分上,美国学生取得学士学位一般需获得120~180学分,而我国学生则需获得220~240学分。这种学时、学分上的差别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就精简“讲授时间”来说,要为课堂教学互动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施节省出时间,要使下一步的精简学时、精简学分成为可能,做好铺垫;就精简“学时”而言,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就精简“学分”来说,在开设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的课程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实施真正的学分制打好基础,既可以减少学生的经费负担,又可以把有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集中运用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而实现质量提升和办学机制“对接”上的实质性突破。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实效

课堂教学改革尽管只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但是它牵涉到学校各个工作领域,也与各教学要素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不能就课堂看课堂,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大格局中,从观念、理念、目标、体制机制等各层面进行审视、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准改革的途径,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力求手段与目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大体包含“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六个有机联系的要素。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作为纵轴、把“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条件”作为横轴,并纵轴力求突破、横轴力求做实,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软件”、“硬件”两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突出重点、协调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确立教学目标,更新人才观和质量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着眼于全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牢固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观念,把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确立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有机统一起来,既大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和条件。

2.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风格的多样化

在充分考虑教学活动、教学对象特殊性的前提下,改进教学方式要依据具体课程定位,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风格的多样化。一是启发式教学,其关键是注重学生的感悟、发现和培养“举一隅”而“三隅反”的能力,它不仅突出理性的认知、理解、探索和创造,还关注感性的体验、领会、交流和激发;二是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间以学习为纽带、以感情为基础的沟通、交流,它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回答、讨论等互动形式,有效地变“授话”为“对活”,增强学生的思考、判断和知识运用能力;三是案例式教学,其关键是通过设置中心明确的案例和讲解掌控得当的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认知解决共性问题的思路和逻辑,加深对重要观点、原理的理解,并进一步就类似问题提出发散性、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四是探究式教学,通过启迪心智的“置惑”,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将现有知识体系中不同的观点、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牵引给学生,引导学生追踪本学科专业领域多种学术观点和学术前沿动态,进而使知识传授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并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和独立探索的能力。

3.充分调动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创新性人才首先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或者说,教师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全校上下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

具体来说,要切实提升教师对改进教学方式重要性的认识,要在思想观念上改变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和习惯,要鼓励教师认真做好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启发心智的教与学的互动氛围,要引导教师通过丰富理论学养、加强经验积累,从而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交流探讨、尤其是要加强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之提升“传道”的能力、“授业”的技巧、“解惑”和“置惑”的水平,同时,促进其个性化、专业化发展;要大力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创造条件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发挥成员间能力互补、相互促进的团队效应;要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各专业教学团队要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制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当然,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所存在的“主体间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切实改变学习观念、态度和方式,加强自律,增进自觉,强化“学、思、知、行”的有机结合。

4.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增进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优化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提,改革教学方式是优化教学内容这一目的实现的保证。

特别是,改进教学方式要力避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顾此失彼,由原来“重内容、轻方式”的一端走向“重方式、轻内容”的另一端;二是在内容优化和方式改进同步推进的过程中,“重方式”不能流于表面上光鲜,实际上不得要领,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泛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浅尝辄止等,使得手段、方法与效果、质量不对称,形式大于内容。要注意增进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注重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使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升、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

5.重视管理机制改革,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内容。要在加强优质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实施配套改革、统筹配置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以推进“学生选专业”、“学生选课程”、“学生选教师”为关键节点,积极探索以“学分”代“学年学分”,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建立健全“学生评教、校院两级督导、质量年报、专业满意度调查、专项重点检查”五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完善校、院两级质量监控管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跟踪调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针对教师来说,要建立健全由“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三部分组成的课堂质量认定体系,特别是要将教学方式、方法作为评价内容,同时也要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留下弹性空间。针对学生而言,要摈弃惟“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切实将课堂参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索与创新精神、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列入评价体系。

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制定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考核目标和绩效评价。在教师管理方面,要完善竞争上岗、量化考核、能进能出的机制;在晋职晋级方面,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等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试点突破,以“点”带“面”。要尝试设立改革“试点课”,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堂教改新举措、新路径,并及时总结经验,发挥试点课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校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6.改善教学条件,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促进教学活动的信息化。要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教学现代化进程。为学生的教学信息查询、网上选课、网上上课、在线观摩、在线收看精品课程,以及教师解答问题、布置作业、提供与课程相关背景材料等提供服务和便利。要加强图书文献信息、精品视频课程等资源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创造条件,改善学习环境。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演播馆等场所,为学生提供适宜研讨的良好教学环境。特别是在教室的布置上,不仅要有功能完备的多媒体、网络系统,以尽可能满足多样化教学使用需要,还要在桌椅的设计和安置等硬件建设上充分满足讨论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的灵活性要求。

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以及尊重个性、公平竞争、激发潜能的学习环境。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弘扬求实务真、开拓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志存高远。要大力倡导“校园大课堂”的育人理念和模式,将大学校园里的全部教育活动置于“大课堂”的考量视野之中,突出理论教学、专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三者的有机结合,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空间”育人。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但知易行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切实做到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切实做到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