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意思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选择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热情,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潜力,促使其全方位地发展。但是,有些英语教师常常习惯把知识梳理得过分细致,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虽然其原来的理念是对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解产生依赖,进而不去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而是依靠教师的讲解而被动地接受学习。很明显这样做是不能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构建的,学生也失去了主观能动性。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就是要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课堂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并深刻地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本文主要研究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行为的构建,探讨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能有效促进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成功构建,进而为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定义
课堂教学行为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切活动的总和,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及行为,这些活动行为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的,这种行为活动的成功与否是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积累程度密切相关的。总的来说,教师教学活动行为是否成功和以下几个问题密切相关:第一,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是否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活动是否围绕中心开展,是否有主体活动;第四,学生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时候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第五,老师是否能时时对教学活动状况进行掌握,并随时地根据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行为。
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三点:第一,教学是否符合一般规律,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二,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否强;第三,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节省资源,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三方面,分别指出了教学行为的合理、有效、经济性,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二、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基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技能和学科知识
教师的知识水平的全面性是进行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保障,具备了这些知识,教师才能在高效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知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就是英语教师所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它是进行各门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实践性知识就是通过教学活动积累的相关实践经验知识。教学其实也是一种师生交流的情景活动,如果是有经验的教师其就会顺利的对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复杂情景做出解决,进而选择更加合适的情景教学行为。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应该具有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这里大致包括三方面的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分析评价的知识,这三方面知识对于教师来说缺一不可。学科知识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辅助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掌握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行为,才能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进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 有效教学行为的提升要促使教师提高其自身的效能感
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进行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臆断,效能感又包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教学效能感是教与学的关系,是对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意见或者观点;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自我对教学效果的评定,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促使教师对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作出判断,从而对教师期望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教师的效能感和以下因素有关,即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的愿望以及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关键性动机因素,其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3. 教学监控力是保证教学有效课堂行为较好的方法
教学监控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教学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监控力可以促使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控制、检测、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影响其实就是监控力在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具备较好的教学监控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多进行反思来促进教学行为的不断改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分析和判断的一种行为结果,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充分理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 有效教学行为的实现途径要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
一方面说,教学行为在每个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都互不干涉,各不相同,适用范围也各异;另一方面,教学行为又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实现教学课堂的优化发展,不是采用一种教学行为就可以的,而是要把各种教学行为有机地加以整合,发挥整体作用。教学最重要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教学并实施明确而完备的教学是一个优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辅助教学行为是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补充,其内容没有主要教学行为全面和有组织性,但是在对学生学习促进方面依然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课堂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使教学行为产生较理想的成绩。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时间,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把班级纪律管理好,进而减少问题的发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序的班级环境。所以,为了达到目标、完成任务,教师要改变思想,开阔思路,把各种教学活动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各种教学活动行为的整体效益,进而促使教学行为整体功能的全面发挥。总的来说,教学行为是教师的素质的外化,也是关系教学成绩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监控力,这些都是教学行为提升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学效果真正提升起来。
另外,英语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是非常之多的,所以考虑的问题也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多,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态度主要有:兴趣爱好、学习的欲望、反思、自我调控力、思考、问题意识等等。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体现在其思想上,不单单是学生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解决,组建小组讨论问题,小组试验等,而且其还进行思考,以研究探索为主要目的。第二,是学生学习的广泛性。广泛性主要包含的内容是:学生的数量上的巨大,参加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以及参与时间的充足。当绝大多数学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积极地学习,那么英语课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参与性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认真,思维也比较敏捷,能获得较快的进步和成绩,相反,一些参与性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精神,思维迟钝,效能较低。第三,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参与的教学的深度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态度有较大关系,也就是学生课堂中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方向,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最终的解释,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想法,敢于挑战和不断地超越自己,具有较高的创造性。例如,学生在上课中会不会主动地寻求答案,会不会思考有深度的问题,会不会有创造性的回答和提问等等。当能动性缺失时,其参与性也差,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等、靠的心理态度,不能集中精神,被动地接受学习。
三、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建构策略
1.教育理念:由权威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知识传授者,而且在这种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学的模式形成了一套先进行老师的教后进行学生的学的一种模式。新课程实施后,老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了管理者、合作者、研究者等多重的角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有充分的认识,给自己定好角色地位。首先,要有主人翁的态度,努力工作,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扶,使其达到规定的目标把成绩搞好。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其优秀的学习品质。第三,不断地强化自我学习意识,注重提升自我科研能力。并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叙事研究等活动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出最后的解决对策,不断收集和利用有效资料和信息,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2.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学习是一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挥和帮助下进行的沟通、交流和协作对话,是知识构建的一个过程。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把学习当成是在教师严格管控下的被动的接受学习。学习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负担,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效率较低。要获得高效课堂,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以指导,并促使其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把自主学习任务积极承担起来。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指点迷津,学生时期,其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习的不专一性,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指导,无论是学习时间、学习方法,还是学习策略等都要进行指导。积极引导其制定自己的计划、作息时间、自我评价标准等等内容;尊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实现跨越性发展。第三,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和乐趣,努力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3.教学设计:由注重教材向满足学生需要转变
教学设计要有计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依据。第一,教学设计要合理、正确,并且设计要放在上课教学的前面。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自主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预习,这样就可以完整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的课文知识,形成自主的知识结构和见解。同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概念,解决理论知识问题和练习题。第二,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逐渐转变自己的角色,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打气鼓劲,促使其积极争取,努力争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同时还要协调学生、教师和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效的把课堂组织起来,实现师生的良好对话,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的理解、感受、体验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利用自己知识结构多元化进行拓展设计。可以通过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作业的评改,等等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把知识不断内化,增强记忆,提升学习能力。
4.课程整合:由课程封闭向课程开放转变
以往的课堂教学在学科结构上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杂乱无章,缺乏有效的联系。学生上课所学的知识都非常的杂、陈、难、偏,而且多数都是课本中的知识,没有进行必要的拓展。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把课堂教学重点不再单独放在知识的掌握上,而是把教学向提升情感、知识、规范行为三位一体的方向上发展,在重点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还把课文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学生的内心。第一,整合课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设计,以便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运用、评价的能力。第二,创新课程。教师有勇于创新,积极创新、大胆创新的精神,敢于对课文知识提出疑问。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充实,重构良好心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整合、吸收新知识。第三,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的开放性就是教师要把课程放置在自然客观世界中,把课程的内容、目标、展现方法、课程标准等都开放,促使学生多元化接受,最终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5.教学评价:由片面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一些片面的问题,注重的是知识的评价,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评价还不足。新课程改革后,评价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的平等和协调,也达到了促进学生进步的效果。第一,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评价的舒适的环境,同时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和启发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的方法要适合此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给学生带来伤害或者心理阴影。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就,感受快乐,要采用合理、科学、人文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评价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长,进而轻松学习、快乐生活。第二,英语教师通过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英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连续不断的提供指导服务,特别是学习方法和策略。第三,英语教师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英语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英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个性发展,不仅仅采用考评的方法,还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发挥评价的多元化作用。
综上所述,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自主学习,并且随着经验的增长,不断的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英语高效课堂是一个从自主学到指导学,再由指导学向自主学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其实,这个循环过程是需要一个时间的,也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个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提升自己,不断总结经验,适应新课程;第二,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态度,坚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改变传统的教法和教学行为习惯,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