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教研究 - 正文

教师角色:从“知识本体”到“知识媒体”

2016-06-08

 

许多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错误的定位,即认为自己是“知识本体”,而忽略“讲师、教师、导师”三位一体的“知识媒体”角色,进而发生错误的信息传递,影响学生所接受信息的效果与学习过程的效率。为此,教师有必要实现从“知识本体”到“知识媒体”的角色转向,发挥正确的教学导向与作用,进而对教育场景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教学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误区与偏离:“知识本体”

(一)“知识本体”的意蕴

“知识本体”就是知识本身。许多教师信仰“师道尊严”、“师者至上”的理念,认为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就是知识的权威,不容学生质疑与否定,甚至把自己化身为“知识本体”。这类教师的错误在于,他们把知识照搬过来,借助自己的理解与记忆传授下去,在此过程中想当然地在纂改着知识本体的范畴与内容,仅仅因为自己所讲授的是测试的内容,就误把书本中的知识理解为知识的重点甚至全部。这些教师很多时候只是用权威、用考试、用自己的便利控制学生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路径,这种对知识的控制完全偏离了学生学习的尊严,也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

(二)机械主义的教学范式

“知识本体”的角色错位强化了教师机械化的授课模式。因为教师把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体,把学生视为课堂的客体,进而把知识视为可以从教师主体传递到学生客体的一种物体。传递知识这一物体也就成为了教师尽职尽责的一种表现。为此,教师仅囿于“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枯燥的形式,习惯性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甚至鼓励学生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而缺少深入浅出的讲授,更没有教师的引导、促进、激励等。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法盛行于世、大行其道也就不难理解了。“知识本体”角色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机械主义的教条式教学,强调反复的机械操练与物化劳动,而不是遵从认知规律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正如学者所指出,在机械论范式下,课堂实践“演变为一套专门化的机械操作”,课堂最终“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机械化和物化了”。

(三)实然的应试趋向

机械化教学的后果是学生对教师盲目迷信: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学科知识的重点;反之,教师没有提到的内容可以忽略不计。学生的学习观日益偏离,学生把教师视为主宰课堂的核心,有着知识的绝对话语权,而把学生学习的责任交给教师,使自己处在从属的位置。

概言之,“知识本体”定位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教师传授某学科的知识只是该学科知识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资源与路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相关知识,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发展。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是单向的、自上而下、以一对多的灌输式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重视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也不利于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三是学生只能是以“应试”为学习目的,以“死记硬背”为方法,最终学生的素质发展与自主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无趣的、功利性的,也是没有效果与效率的。

二、澄清与解析:“知识媒体”

(一)“知识媒体”的意蕴

“知识媒体”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知识与获取知识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重要的知识媒体,为学习者内化知识提供支持与服务,这与“知识主体”的定位截然不同。知识不再与教师“捆绑”在一起,而是彼此分离开来,教师的职责是在学生与知识之间建立有益的语境与机遇。教师角色从知识内涵向知识外延转向与伸展,这意味着教师不是知识来源,不代言知识,而是推介知识、拓展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入者、咨询者、协调者、促进者、监督者和帮助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与服务的作用。但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场景中会日益退出与淡化,相反,教师应发挥更积极、更关键的教学作用。

(二)主与客的有机融合

在“知识媒体”角色的修正下,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首先,教师把话语权留给学习者,让学习的重心移向学生。如果说此时知识是学习客体,是第一方,学习者是学习主体,是第二方,那么教师作为“导体”就是学习的第三方人。教师把知识引荐给学生,使第二方学生与第一方知识主动建立联系,进行有机融合,而不是教师化身为第一方知识单向地与第二方学生建立联系。在此过程中,第三方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学习策略与技术的支持、对学生进行激励与监控,并且实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其次,教师还要使学习者的心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从“要我学”的外在需求转到“我要学”的内在需求,从“苦学”的被动接受心理转到“乐学”的主动心理。教师要引导与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变。另外,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延伸给予跟进,避免学生出现学习资源与路径匮乏的现象,真正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三)应然的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行为不断升级与优化。学生处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这主要体现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控制,即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受控于教师等人,学生乃是知识主体。另外,学生通过包括教师在内的多种知识媒体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虽然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但是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独立学习,自主比独立更强调个体间的交互性。个体不可能在一个分享的世界内独自构建出有意义的学习成果。学生只有借助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同辈的沟通与协作等外在环境的帮助,才会使学习呈现出主体化、个性化与自主化等诸多优势,进而使学习者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概言之,“知识媒体”定位存在三个转向:一是教师从教学场景中的“主体”、“主导”转向为“引导”,把知识的话语权与控制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放手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以及为学生内化知识提供支持与服务;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更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原理,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会学生的感受,并且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困境给予不同的处理,以发展学习者的素质教育与全方面教育为最终目的;三是学生正确意识到学习本身与学习论本身,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从观念、行为、心理、情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有趣的、非功利性的,也是有效果与效率的。

三、转向路径:从“知识本体”到“知识媒体”

(一)教师角色的内在转向路径

教师要“内炼”功夫,即从内在修养、底蕴等方面来打造自己,使自己态度端正、思想明确、素质过硬,其提升路径可以从学科知识、教学理念与方法、生命教育三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教师要从学科知识方面提升自身内在素养。教师要拥有正确的知识观,对知识和知识习得要有科学的认识,即知识习得是有意义的、是有规律的、也是活学活用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认清知识习得的趣味性,充分展示知识学习的可塑性与效益性。教师还要不断地积累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提高与完善知识应用技能。另外,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提高知识运用技能。教师要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掌握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与动态,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水平的支持与服务。教师只有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观、知识储备、知识更新,才有可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其次,教师要从教学理念与方法方面提升自身内在素养。教师要认清自己的教学角色。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而非教学的主导;教师是“知识媒体”,而非“知识主体”。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还要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元认知理论、自主学习理论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能起到统领与指引作用。另外,教师要掌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同行听课、会议学习、校外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不但可以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应熟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网络教育及现代远程教学等基本技能,使技术的强大优势在教育中实现非技术的功能。概言之,“以退为进”的教师不是从教学场景中日益淡出,而是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自身角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进而在教学中释放更多的能量,实现更大的教育价值。

再次,教师要从生命教育方面提升自身内在素养。教师要从尊敬生命、审视生命、热爱生命做起,并且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教师要意识到生命本身有着崇高的价值,并且积极挖掘生命历程的丰富内涵。此外,教师要具有对他人进行生命教育的情怀。教师要鼓励学生享受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发现身边的真、善、美,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价值不仅体现为身体的健康,还体现为心灵的善良、人格的健全,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对生命价值不断地进行提升与升华,进而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与创造自我。概言之,教师要拥有自我生命教育与帮助他人自我生命教育的能力。

(二)教师角色的外在转向路径

教师要“外修”边幅,从行为上践行自己的理念,使得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服务,其提升路径可以从教师人格、教师行动力、教师爱心三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教师要从平等与自由(人格)方面提升自身外在素养。教师要践行“平等”理念。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有高低之别,而与学生有亲近与疏远之分,要做到一视同仁。教师还要践行“自由”的理念。

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自治的,而非是以各种形式强制的。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课程、任课教师、考试方式。教师通过自我放权,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我表达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等,从而使学生个体享有最大的个人成长空间。自由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但能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品格、才智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拓展。概言之,教师要挣脱固有思维的束缚,还给学生应有的平等与公平,开启学生自由与开放的精神,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地成长与学习。

其次,教师要从规范与操守(行动力)方面提升自身外在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自己便利为重,更不可以照本宣科地讲着书本内容,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套路。教师还要遵守职业操守,用求真、求实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学习主体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向,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为学生负责,而是要承担更多的服务工作,从课上对学生的指引、调动、监管、辅导、评价等再到课下对学生的关注、导向、调控、督促、反馈等环节,都要给予学生学习支持和帮助。总之,教师要从行为规范与坚持操守两个方面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既要“知道”、“说到”,更要“做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力来践行与推广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模式。

再次,教师要从沟通与关心(爱心)方面提升自身外在素养。教师要乐于与学生沟通。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个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促进彼此的进步。正如“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能促进学生在学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要真诚地关爱每个学习者,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感受,并且及时给予响应与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生活状况,例如经济困难、成长烦恼、生活压力等问题给予关怀与疏导。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不仅要使学生在认知上不断提高,而且要使其在心理、情感上得到满足,进而为学习者营造健康、温暖、快乐的学习氛围。概言之,教师要努力与学习者进行沟通,加深师生间的友情,使学习者拥有积极的学习体验,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学习过程外的需求,用爱与真诚感染、感动学生个体,进而促进学生个体包括认知、情感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师要把“内外兼修”落到实处,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细节之中,这才是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根本,也是教师从“知识本体”到“知识媒介”角色转向的关键。

 

 

(来源:来源:2016年第11期《教育理论与实践》)